反正家里的兩個小娘子也不會反對,古代就是好啊。
周秦川明顯被徐永寧給帶偏了,樂滋滋地張開嘴就要答應,看到手中拎的那提茶,這才想起自己到此的初衷。
不成,今日可是有大事要辦,得請這些人去看場大戲的,怎么能一聽說有樂子,就全然忘了自己的目的呢。
在后世網絡上,各種絕色又不是沒見識過,說起來也是老司機了,居然被這些古人一句話就弄得心思不定,丟臉啊,得改!
周秦川一面暗自檢討自己,一面應付著徐永寧:
“小公爺身份尊貴,豈能像我等武夫一樣成天打獵,今日前來,可不是尋你出城的。”
徐永寧大喜,一把摟過周秦川,“如此甚好,等我換身衣衫,咱們這就出門。”
“慢來慢來,小公爺。”周秦川趕緊出言勸阻,“要是偎紅倚翠的話,還是改天罷。”
徐永寧眨巴眨巴眼睛,“秦川兄,自古綠葉配紅花,美人慕英雄,你要跟我去的話,不知多受歡迎,看你這般不情愿,難不成……”
話未說完,臉上露出了猥瑣的笑容。
這都哪兒跟哪兒啊,周秦川無心同他解釋,這種事情只會越描越黑,干脆挑明了自己的意圖。
“小公爺,廷勉兄(張懋的字)不是嗜茶如命么,不才購得滇南普洱府的一提好茶,”周秦川邊說邊把手中物件舉了起來,“今日是打算邀請幾位去品茶的。”
“品茶?”徐永寧眼睛一亮,看向周秦川手中用筍殼包裹著的幾餅團茶,“果然是滇南普洱府的樣式,京師之中也不多見,難得,走,秦川兄,咱們這就找個好去處,好好嘗一嘗這茶的滋味。”
周秦川暗自擦了把汗,總算把這廝的腦回路給帶回來了,還好之前功課做得足,知道這幫勛貴之后嗜好喝茶,且段位不低,有成癮的跡象。
他們的祖、父兩輩,都是沙場征戰之輩,不論是日夜顛倒的急行軍和夜間突襲,還是壓制身上的暗傷,都離不開提神醒腦、解毒去穢的茶葉,日子一長,個個都嗜茶如命。
這份喜好,也影響了他們的后輩,再加上這幫小公爺讀書不成,想要假裝高雅,就只能在茶之一道上下功夫,因此不但人人都是個中高手,且一聽說有好茶,就千方百計地要一飲而快。
尤其是耿彪給周秦川準備的這幾餅滇南普洱府的團茶,就更為彌足珍貴。
大明建國之后,百廢待興,一向儉樸的太祖不喜前人茶道的繁復奢靡,恰好在此時,制茶的炒青工藝開始出現,因此朱元璋倡散茶,廢團茶,極力簡化喝茶流程。
較為落后的蒸青工藝,甚至更為落后的曬青工藝制成的團茶越來越少,市面上難得一見,偏偏團茶的制茶工藝雖然落后,但是茶湯的滋味比之炒制出來的散茶要更為濃釅,提神醒腦的效力也更足。
真正的老茶客,心頭所好還是團茶,尤其是滇南普洱府的團茶,仍舊用的是最為落后的曬青工藝,濃釅的茶湯中帶著幾分霸氣,最合這些小公爺的胃口。
這就是徐永寧一見到周秦川手中的團茶,就連去勾欄瓦舍找樂子也顧不上的緣由。
“不知小公爺欲往何處品茶?”周秦川似有意似無意地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