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獨拎出來七八家都不是卡塞爾學院的對手,除非全國半數以上的混血種世家團結在一起對付卡塞爾學院,否則他們根本敵不過擁有來自全世界各地精英混血種的密黨。
而這些混血種世家團結在一起,這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五千年,甚至更久遠的歷史中,這些混血種世家之間的斗爭太多了。
夏商周、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兩宋元明清,華夏歷史上的諸多政權的建立,都是有著無數的混血種世家的支持。
有些混血種世家自己建立了政權,彼此間爭斗不休,也有些混血種世家選擇了站隊不同的政權。
各個政權間斗爭的結果,只有一個政權能立于世,而其余幾家就與這一家結成了不共戴天的死仇。
至于站隊了不同君主的混血種世家相互廝殺,建立了血海深仇。
站在同一方的混血種世家為了替各自家族攫取更多的利益,明爭暗斗,刺殺、讒言、滅門......這些骯臟手段層出不窮,彼此間的血海深仇也是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淡化的。
就連同一個混血種世家出身的人,彼此間也有著血海深仇。
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和趙國是一對不折不扣的冤家。趙國作為秦國最強勁的對手之一,一直處處和秦國作對,而秦國也正是在戰國末期干掉了趙國才得以統一中國的。
可是,很多人也許想不到,這么一對不共戴天的死敵,其實是“一祖同宗”的關系。也就是說,他們都是一個老祖宗的子孫,而且,在早年間,趙國的祖先是有恩于秦國的祖先的,甚至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趙國祖先的庇護,也許就不會有后來強盛的秦國了。
秦國和趙國很靠譜的有明確記載的祖先,可以上溯到舜時代。據《史記》記載,舜時,秦和趙的先祖大費就“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大費有兩個兒子,長子大廉,次子若木。若木的四世孫費昌,“為湯御,以敗桀于鳴條”。
也就是說他們的共同祖先是紂王寵臣蜚廉,秦國祖先是蜚廉長子惡來,趙國是次子季勝,兩國分開發展是在西周,趙國祖先造父為周穆王駕車平定徐偃王之亂有功被分封到趙城為大夫,到周幽王時趙叔帶離周仕晉。
秦國則因為祖先惡來被武王伐紂所殺依附季勝、造父一族至到周孝王時其首領趙非子(因為跟著造父一族混所以以趙為氏)因為善于養馬被周孝王封在秦邑為擁地五十里的附庸開始獨立發展,到第四代秦仲時成為大夫,原因是跟著造父混的秦國祖先大駱嫡系后代(趙非子是庶子)被犬戎干掉了,周宣王命他討伐犬戎,結果他一出兵就戰敗身亡了。第五代秦莊公,是秦仲的太子,聽說父親陣亡立即帶著五兄弟去向周宣王借兵復仇,經過苦戰終于擊敗犬戎,秦終于被周天子升格為大夫。第六代秦襄公出兵幫助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國自此建立。
所以,中國的混血種世家是幾乎不可能團結在一起的。
之所以說幾乎,因為歷史上就有幾次全國幾乎所有的混血種世家團結起來的事例。
第一次是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的時候,若真的只是靠賄賂冒頓新娶的閼氏,劉邦哪里能走得出來?背后是多少混血種付出了血的代價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第二次是漢武帝時期,那是華夏的混血種世家聯合起來最長的時間。武帝的狠辣和霸氣,是他們臣服原因。他們輔佐武帝,跟著衛霍等人多次擊敗匈奴。但他們的聯合,也終止于武帝的駕崩。
第三次是五胡亂華的時候,但也是混血種世家之間最大規模的一次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