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么,她總覺得這是一趟危險的旅途,她不希望父親去。但父親說這一趟的報酬夠他們大吃大喝吃一年,一定要去,她勸阻不了,只能選擇陪同父親一起去。
卡塞爾一行人也沒有因為見雪這么舍不得父親而勸說男人帶上她,畢竟他們自己知道這次的任務有多危險。而這些因紐特人也只是普通人,哪怕男人臨時變卦,也沒人會強迫他,更何況是一個柔弱的小女孩,沒有人會拿一個孩子的生命開玩笑。
一番折騰后,小女孩還是被留在了村落里。
“汪汪汪!”
一頭頭雪橇犬歡快地從男人給他們準備的大型犬舍中跑出,歡快地在雪地上打滾蹦跳。
雪橇犬俗稱哈士奇,也就是我們口中的二哈。(此處手動@某頭二哈中的帝王!)
當然,進入城市作為寵物的哈士奇才是拆家能手二哈,也是基本上毫無攻擊性的犬類。
女生們看見在雪地中打滾的二哈,心都瞬間化了大半。
一條條哈士奇老老實實地四腳朝天躺在地上,任由女生們去揉他們的肚子和狗頭。蓬松的絨毛以及厚厚的脂肪層不僅讓他們足以耐受極寒,還給女生們帶來了極好的手感。
但別看它們現在一個個乖巧地躺在地上任由女生們上下其手,它們也可以在瞬間將女生們包圍撕咬至死。
要知道,北極圈的二哈可是能與北極狼廝殺搏斗的犬類。
最早的哈士奇是北極狼和因紐特人的獵犬交合后的產物,帶有狼的攻擊力和耐力,也有犬類的忠誠。加上哈士奇體型小巧結實,胃口小,無體臭且耐寒等原因,這讓哈士奇變得非常適應極地的氣候環境。哈士奇不僅可以作為交通工具,還可以充當獵犬,也可以發揮類似牧羊犬的效果幫助因紐特人飼養馴鹿,因為這種種特性,哈士奇成為了因紐特人的重要伙伴。
在一名名因紐特村民的幫助下,各種物資被搬上雪橇,那是一些用于取暖的燃油以及各種高熱量的食物,比如腌制過的魚類和海象、海豹肉等,足夠他在北極圈里揮霍一個月。
還有幾件各種動物的皮毛制成的衣物,別看那簡陋毛皮滿滿的原始風,但實際上它的保溫效果可不遜色于卡塞爾一行人身上的保暖服。因紐特人用咀嚼法制成的生皮甚至零下50度時仍然是溫暖和柔軟的,適應度遠遠超過用現代方法硝制的皮革。
男人從女生們的手下“搶”過那一條條因為受到雌性動物撫摸而享受不已的二哈,將它們一個個拴在雪橇前。經過男人訓練過的二哈們瞬間明白了男人的舉動意味著什么,一個個地安靜下來,坐在地上一動不動,等待著來自主人的指示。
隨著男人的一聲吆喝,伴隨著二哈們的犬吠聲和雪地摩托的運轉聲,一行人開始向著北極圈的深處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