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感謝陸絆導演,在看完《瘋人之口》之后我去圖書館借了一本《時間簡史》并且看完了,而在這之前我盯著課本看三分鐘就睡著了!】
【你們看到《魔潮》的預告片了嗎,這電影好像和之前的兩部風格完全不同,我越來越期待這一部電影了,怎么樣才能時間快進到圣誕節,我已經完全等不及了!】
【很奇妙的感覺,我之前接觸的華語電影還是那些會功夫的人穿著古代的衣服飛來飛去,可這兩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卻非常現代,我想不到這個國家拍現代類型的電影也能這么有趣,我想我可以去找找其他的影片看看】
【首先我看過了陸絆導演的那兩部電影,其次,我作為一個純路人,對于《魔潮》的表現不太看好,因為他是一位擅長恐怖驚悚題材電影的導演,而新片顯然是戰爭類,我很懷疑他能否呈現出那樣大格局的故事】
【你們太夸張了,雖然我沒有去電影院看這兩部電影,但根據《魔潮》的預告片,我完全不覺得這電影會有多么厲害,你們是不是都是電影院花錢請的水軍啊,提供一個聯系方式,有錢大家一起賺啊!】
而作為業內人士,托馬斯·李看著陸絆的兩部電影堪稱創造奇跡的表現,心中已經產生了一些動搖。
難道陸絆的《魔潮》真的能達到二十億美元的票房?
就在他感到有些忐忑的時候,媒體上忽然傳來了一條消息。
《致命時速11》將從原本的感恩節檔期延后到圣誕節檔期,與《魔潮》正面相遇。
《致命時速11》是一部動作犯罪電影,以城市間的賽車場景和火爆的動作場面著名,伴隨著前幾部的爆火,制作成本也越來越高,最近的這一部,甚至都直接開車上了宇宙。
盡管主角的動機一直都是為了家人,然后他的家人都死了又活,活了又死,讓人吐槽,越來越離譜的開車技巧也為人詬病,但這種爆米花大片其實才是歐美市場的主流,只要在電影院里讓觀眾看著爽就夠了,邏輯什么的不用太在意。
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托馬斯·李的第一反應就是,《致命時速11》要和《魔潮》撞車了!!!
《致命時速11》的票房號召力毫無疑問,畢竟系列曾經也拿到過十億美元的票房,就算往后的票房低了不少,但五億美元也是穩的,更何況,這部電影是系列的收官之作,宣告著這個十幾年的系列正式的完結,于情于理都需要重點照顧。
而且,今年的圣誕節檔期還有一些知名導演的作品,《致命時速11》的跳票,導致本來就緊張的檔期變得更加緊湊。
按照托馬斯·李所知的,自家給《魔潮》提供的首日排片是百分之十,這對于引進電影已經相當不錯,而《致命時速11》原本在感恩節檔期的首日排片則超過了百分之三十,現在延后到圣誕節,恐怕《魔潮》的排片量要被極限壓縮了。
即使自己的上司雷克看過電影,認為《魔潮》有極高的潛力,但院線方面的高管同樣看重知名續作的票房號召力,一邊是穩賺,一邊是未知,那些對自己的錢財看得比生命還重的股東們肯定愿意更加保守的策略。
與此同時,網上也出現了諸如《致命時速11》的跳票就是為了狙擊《魔潮》的說法,兩者代表著各自國家的電影制作水平,要在圣誕節這個闔家團圓的節日里戰個痛快。
互聯網上,粉絲們各執一詞,論戰不休,而作為輿論中心的陸絆,正好出席了十一月份的燕南大學生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