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的招募工作有條不紊。
陸絆很快就招募到了一百多位nc。
這些nc分為兩塊,一塊是與劇本主線有互動的重要nc,包括斷腿的酒保,黑幫的家族成員等。
一塊則是背景nc大多是路人,沒有重要的線索,很多時候,如果玩家們不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話,這些nc可能都沒有機會說自己準備好的臺詞。
就像玩游戲的時候,絕大部分玩家也不會在做任務的途中和每一個nc對話,有時候,設計者或許會在這些nc身上埋下彩蛋,但發現的人寥寥無幾。
這些nc,陸絆將其分為了兩組,交替工作,按照一次劇本體驗流程四天算,算是做四休四。
在具有寂靜之地的加持下的超凡劇本的幫助下,這些演員幾乎不需要特意去鉆研演技,甚至能根據人設,對劇本之外的提問做出相應的回答。
陸絆認為,這可能也是商店的等級提升帶來的強化影響。
最開始的視頻,電影,最多也就是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
但現在,這些素材已經可以將一部分知識灌輸到觀看者的大腦內了。
當接受了角色之后,那些相應的知識和記憶就會流入演員們的腦內,改造他們的認知,表演出這些角色對他們而言,就像與生俱來的本能一般。
而脫離了表演,那些nc又能回歸到自己的生活之中,不會受到劇本的影響而變得精神分裂。
就像陸絆的嗩吶和撬棍一樣,這些知識就如同蛛網一般黏著在他們的大腦之上,帶給他們記憶。
雖然伴隨著不斷的表演,污染可能最終還是會伴隨著知識而有些許加深,但對于普通人而言還處于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建筑工作持續了幾個月,在基建狂魔的領域里,已經算是相當慢了。
年末,天氣變得寒冷,家長開始叫嚷著要穿秋褲的時候,陸絆的大型沉浸式實景游戲玻璃之花的籌備工作終于完成了。
不同于傳統的劇本殺或者密室,玩家只能選擇解謎的一方,玻璃之花一次游戲了十五位玩家參與。
這些玩家將會拿到偵探,黑幫等的劇本,在各自的區域扮演自己的角色,共同推進劇情。
而每一次劇本的結局都是不確定的,或者黑幫最終掩蓋了事實的真相,或者斯通復仇成功,或者和陸絆他們一樣,偵探解決了案件,全都會根據玩家們的決策而產生變化。
有人可能會問,一次十五個人,那要怎么完成千萬好評的任務呢
陸絆有自己的打算。
他首先發布了這個實景游戲的預告,然后在全球范圍內征集第一批參加者。
社交網絡上,一石激起千層浪。
臥槽,陸絆搞的實景游戲,是不是特效會爆炸好,這個參加者要怎么篩選,抽人頭
會不會有什么世界知名偵探,高科技警察之類的來參加游戲吧,那他們這種專業的不是隨隨便便就破案了
搞什么全球征集,都是作秀而已,到時候肯定都是陸絆的熟人什么的,進去玩了幾天就出來吹捧稱贊,同行捧臭腳,我見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