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人老成精的老村長這話卻是不可能當著秦磊的面說。
說話間兩人已經來到了知青的聚點。
知青廣義上是指六八年開始到七八年這十年間自愿或被安排到農村支援學習的有知識青年,而像是靠山村這種小村子其實來到這的知青并不多,男女加一起才不到三十人,而且這些年陸續的有一些被招工返城和后來又分配過來的,現如今這個知青聚點一共也就只有十六個人!
知青們住的房子都是紅磚房,由于靠山村附近有一個窯廠,所以磚瓦什么的不算缺,為了解決知青住房問題特地批了一批磚才蓋了這么幾間瓦房,算起來這些知青住的地方基本上比他們靠山村大多數老農住的房子都要好。
“劉隊長!”老村長帶著秦磊走進知青的小院后直接就開口喊了起來。
這算是農村的一種規矩,在農村沒有敲門這一說,進院子喊上一嗓子,就算敲門了。
果然聽到聲音旁邊一間小房之中一個戴眼鏡的青年開門走了出來。
“呦!老村長你咋的來啦,有事啊!”這人秦磊有些印象,好像是叫劉援朝還是劉抗北的,是他們知青的隊長,上海人,大男人說起話來嗲聲嗲氣的。
以前的秦磊有些看不上對方,事實上他對這些知青都沒有啥好感,干活不行一個個卻是傲的沒邊,不過也沒有到仇視的地步,就是平日里不往這邊走,見著面不怎么愛說話罷了!
“劉隊長!是這樣的,這小子家里出了點事,沒地方住,現在正是農忙的時候今年恐怕是沒啥時間了,想要蓋新房至少也是明年的事情,我尋思著前兩天不是有兩個知青被調回去了嗎?我尋思著能不能讓他在你們這住一個冬天你看行嗎!”
“住在這里倒是沒什么的啊,但是他的口糧....”
“哦!你放心,口糧他都帶著呢,他一個壯勞力拿的是滿公分,如果不方便一起吃的話讓他自己開火也行!”
“那有口糧就好辦啦,住的地方我們這里有噠!和我來吧!”
說著就直接帶著兩個人向著旁邊的一間屋子走去。
這邊住的都是大通鋪,一個炕上住了五六個人那種。
“李愛國!”推開門直接進入屋子,點上油燈后直接對著床上剛剛爬起來的一個二十歲上下的男子說道:“這個老鄉要住在我們這里一段時間,你給安排一下曉得啦?”
那個叫李愛國的也屬于不怎么愛說話的類型,看了一眼拿著行李的秦磊推了推旁邊好像已經睡著了的人說道:“為民別睡了,把你邊上的那些東西都拿走。”
似乎并不是真的睡著,聽到對方的話后那個叫為民的晃晃悠悠的起來,一邊將炕上的東西往地上放一邊卻是小聲嘟囔則什么。
只不過這人說話聲音很小,秦磊這邊卻是沒有聽到,不過聽語氣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話。
其實想來也知道,雖然這個屋子里還有地方但其實地方也不是特別充裕,這種情況下硬擠進來一個人占了他們原本可以支配的空間,對方有點怨言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如果真的是二十歲時候的秦磊,那個時候心高氣傲可能寧可去住草垛子也不會跑到這里來受氣,不過經歷了十幾年的流浪,什么白眼沒有看過,對于這種背后小聲嘟囔秦磊根本都不會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