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沒說趙蕊在張恒這得了眼緣的事,一如鄰居間的串門一樣。
“人生不可如初見,最是秋風悲畫扇。”
“入秋了,飛鳥南渡,樹葉枯黃,是有些冷清了。”
張恒說到這里,看了眼趙蕊:“王妃要是閑來無事,可以過來討杯茶喝,我這里的茶,都是靈茶,普通人喝了可以強身健體。”
靜王妃身上毫無靈動之光。
顯然她并不是修行中人,而是個普通人,并且身體還不算好,有些病懨懨的。
這樣的人,要是長期飲用他的靈茶。
長命百歲不敢說,調理自身,多活幾年還是可以的。
至于為什么不直接說,看趙蕊比較順眼,想要收入門墻的事。
是因為張恒初見趙蕊,還不知道這孩子的天性如何。
要是個喜笑鬧,不知上進的,想把她扶到墻上恐怕也不容易。
“趙智,多謝真人。”
聽到張恒的話。
跟在靜王妃身邊的少年,瞬間向張恒跪了下來,叩頭道:“母妃身體不好,經常體虛無力,若是真人的靈茶能調養母妃的身體,趙智就是給真人當牛做馬也情愿。”
聞聲。
張恒回頭看了趙智一眼。
這孩子年歲不大,沒想到也是個有算計的。
這是該說他有孝心呢,還是會表現。
他十三四的時候在做什么。
解前桌脖子上的蝴蝶結吧。
趙智可好,已經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為自己打造人設了。
不管有心還是無心。
趙智明事理,懂孝義的說法,放在儒家都是值得稱贊的表現。
當然。
張恒不是儒家之人,而是道門中客。
道講自然,趙智的行為,在他眼中可不自然。
在趙智身上,他好似看到了第二個閔王。
“怎么會這樣。”
小心翼翼的抬頭。
對上張恒仿佛要將人看穿的目光,趙智只覺得心中一涼。
這次隨妹妹前來,是他主動要求的。
因為誰都知道,王府外院中,住進了一位連父親都要以禮相待,見之不得的高人。
今年十三歲的趙智,已經不算小了。
他很明確的知道,要是能討好張恒,便會得到父親的眼緣。
所以他才會眼巴巴的跟上來,企圖在張恒面前表現一二,不說能混到好感,起碼也要混個臉熟,能說得上話。
現在看。
自己好像辦砸了。
對付府上儒師的這般話,對上張恒好像不靈。
“帝王家!”
張恒并未將趙智放在心上。
只是覺得這很可悲,生于帝王家,整日算計,這樣的人生也挺沒意思的。
所幸。
或許是女兒的關系。
趙蕊身上,并沒有被塵世過多污染,反而有幾分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
張恒越看越喜歡。
光從一個人的精氣神上,就能看出一個人的不俗來。
趙蕊。
便是這樣一塊美玉。
正好可以趁著留在王府的機會,好好打磨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