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號下午,夏郁到長城影視正式將電影ost的事情談妥
整部電影用到的曲目,共六首,片頭片尾兩首,電影過程穿插四首。
片頭曲經過協商,用一首僅五十四秒的純音樂;片尾便由長城影視的張易深老師負責
中間穿插的四首,也都屬于不長,都是純音樂,經過一番協商
主要是姚元謙在中間牽線搭橋,夏郁也只能給人家一個機會,其中一首穿插曲目,可以由張易深老師做“詞曲”,當然了,最后能不能通過,要不要改,都要經過夏郁跟戴承弼的審核
不過夏郁也算是這一位老歌手的“小粉絲”,對于其創作才華,毫不懷疑。
與此同時,在前述一系列協議后,也給了人一份大概的劇本,讓人能夠從中獲取靈感
“那電影的ost就拜托張老師了”
張易深入行二十年,如今四十歲,紅火過,也有過幾首經典音樂,在音樂界算是前輩,唱功唱腔都有極高的造詣水平,但影響力,并沒有達到一個很高的程度
他其實也不是很在乎,但經紀人在乎,且,長城影視在樂壇這一塊缺少一個真正的頂梁柱,挖人是挖不到了,只能自己培養,他雖然四十了,但各項機能都保持的非常好
想著長城影視“養了”他二十年,再不想也得咬著牙還這一份恩情
“呼”確認敲定、敲好協議,張易深如釋重負,長長舒了一口氣。
望著這個在圈內地位愈發深厚的,比他甚至還年輕了十三四歲的女演員,張易深感慨不已。
治愈那兩首歌,他是都聽過的,對于夏郁的演技他不好評判,專業不同。
但對她的唱功、鋼琴兩項技能他無疑是驚訝的
、欣賞的
也曾經感慨過,夏郁、余君豪都是被“表演”耽誤的“音樂苗子”
“長江后浪推前浪”
張易深輕輕握住她遞過來的手,眼里略帶感激,“合作愉快”
跟張易深極其經紀人談妥后,夏郁轉頭去了姚元謙的辦公室
而這一次合作夏郁也跟張易深、姚元謙兩方直言過,“能不能出成績,我打不了包票甚至是這一次,販罪的票房,我都不敢打包票”
畢竟“票房”這個東西很懸,音樂成績這個東西同樣也很懸
姚元謙、張易深也明白,只道,“有這么個機會,就行了”
這一次來姚元謙辦公室,也不單單是談這一次販罪ost
而是另一個問題。
這些年,全球的娛樂圈一直再往前走,只有華夏,呈現倒退
也就是這幾年,徐蔚、夏郁、余君豪這一批人的堅持,才稍微好一點
但影視寒冬下,評一小部分人怎么去拯救一個圈子呢
這兩年,不只是長城影視,各大影視公司都在尋求突破
影視業青黃不接,那就從其他地方,先找補一下
跟夏郁自身想法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