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姜家,也收到了姜甜甜的大包裹。姜父姜母和姜衛啟都去上班了,包裹是雙胞胎領的。見是姐姐寄來的東西,也忍著準備等晚上人齊了再打開。
等到晚上,家里人都到齊了,一家人吃完晚飯,收拾好碗筷,才把包裹放到桌子上。由姜父打開,其他人都站在邊上,緊緊盯著姜父的手。
打開來,包裹的最上面是兩包用白紙包著,里面裝的粉末。姜父把粉末放下,找出姜甜甜的來信,細細看了起來。
里面交代了姜甜甜送給每個人的禮物,一邊看著,一邊把各自的禮物領了,這才看清都是些什么禮物。
姜父跟姜二哥看到那兩本有些破爛的書,本來想著,姜甜甜不懂機械方面的知識,不過能在去找書的同時,還想著他們,也決定要好好看看這兩本書了。
結果一翻開,居然講的是小型縫紉機和螺絲螺帽一體機。
先說說小型縫紉機。現在結婚,講究三轉一響,就是指縫紉機、自行車、手表和收音機。雖然不可能每個家庭結婚,都備齊,但至少也有個一兩樣的。
這時候的縫紉機,還是那種感覺80多厘米高的鐵架子,上面有個40多厘米的木板平臺,平臺里有卡槽。平時不用的時候,會把縫紉機的主機轉到卡槽里,讓縫紉機跟張桌子似的。
采用的是腳踩帶動轉輪,提供動力,使縫針上下活動。而姜甜甜送的書里的這款縫紉機,用的卻是電。用電帶動整架縫紉機,電動跟手搖相結合。
能更方便的使用,而且底下的整個鐵架,可以省略掉,大大節約了成本。
因為這個時代,鐵制品是屬于工業高需用品。一臺縫紉機,像上海蝴蝶牌的,大概要300塊錢左右,在這個工人每月收入幾十塊的年代,家里能有一架縫紉機,都算是富裕的家庭了。
其中大部分的價格,就在于鐵制品。如果能把這種電動手搖相結合的縫紉機做出來,那價格不說少一半,最少也能少個100來塊。
關鍵還是,這本書里,與其說是介紹這種縫紉機,不如說是制造縫紉機說明書。別忘了,這是本機械書。大量的規格數字,幾乎把縫紉機所需要的每個零件的規格都清清楚楚的列明出來。
剛好姜父所在的機械廠,有跟其它單位合作的縫紉機零件模具,只要看一下規格,稍微改改就能用。
只要想到,這種新型的縫紉機會從他手里被制造出來,姜父就覺得心情澎湃,巴不得現在就去廠里,開始實際試驗。
還有那本螺絲螺帽一體機。廠里也有生產螺絲螺帽,但那是分開的兩個龐然大物,螺絲和螺帽的生產,是由各自的機器完成。
如果真的能用書里的這種一體機,就能大大降低損耗,節省原料。也不用再去買那些發達國家淘汰了的機器了。
旁邊的姜母拿到姜甜甜送的藥粉,也是萬分激動。在醫院里,就連青霉素都很緊俏,每個月只有很少的份額,不到迫不得已,都不會申請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