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的姜甜甜可不管這些,她快步回了家里,見二哥還睡的直打呼嚕。從空間里搬了一大堆柴火,放到房子的后院。
因為姜甜甜總是一次性做好幾天的飯菜,煮好幾天的熱水,再放到空間里,慢慢用。家里就沒放著那么多柴火,要用的時候都是直接從空間拿了丟爐子里的。
現在二哥來了,可不能這么做了,不止得拿些柴火出來,各種東西也都得放一些出來,免得要用的時候沒有,
房子后面的柴房里放著柴火和柴刀、鋤頭。廚房里的地上放上半缸玉米面,大概20來斤,一袋5斤左右的白面,50來斤的紅薯,150來斤的紅薯粉條。
當地人在收獲紅薯時,會把大部分的紅薯做成紅薯粉條,吃著沒那么燒心,而且可以做成更多的美食。只是做成粉條后,數量會大大減少。
所以一些勞動力少的,可舍不得自家自己做紅薯粉條,都是等到要吃的時候,跟村里交好的人家,用紅薯或者其他東西,換一些來吃。
姜甜甜拿了一把紅薯粉條進行冷水泡軟,晚上看姜二哥想怎么吃。姜甜甜本人就想把這紅薯粉條做成酸辣粉那樣,放上花生,酸豆角,小米辣,陳醋。
滋溜一口,又酸又辣,開胃無比。姜甜甜的家鄉沒有紅薯粉這種東西的,他們有一種種豌豆粉做的粉絲,入口Q彈,口感沒有紅薯粉這么滑,而且比較細。
之前紅薯收獲,姜甜甜還沒來,沒看到這村子里大多數人家在做紅薯粉條的樣子,還是村里有交好的大娘,送了一點給姜甜甜嘗嘗。
那一口吃上,馬上就愛了。只要冷水泡一泡,不管是用來煮紅薯粉湯,還是干炒紅薯粉,都能讓姜甜甜吃上一大碗。
之后姜甜甜還去空間里翻了一遍,找到一倉庫的紅薯粉。想來是以前基地清理過某個農產品加工廠吧,里面連加工紅薯粉的一整套工具都在呢。
廚房的東西放的差不多了,走到客廳,拿出一套茶具,別想差,不是那種功夫茶具,是那種大茶壺,帶六個水杯的那種茶具。
這時候額人,可沒有那個閑工夫一小杯一小杯的喝茶,當然,他們也很少買茶葉。村里人不舍得花錢在茶這種東西上,夏天解渴,他們有妙招。
山上野生的蒲公英、野薄荷、野麥冬、野檸檬草,都會成為他們的飲品。姜甜甜第一次看見村里孩子采這些回家煮水喝的時候,還以為村里有人也懂中醫呢。
之后問過才知道,這都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沒錯,他們可能不懂什么中醫,甚至可能目不識丁,但他們所擁有的生活常識,有時候卻比那些讀過書的人,還豐富。
針對這幾種藥材,姜甜甜還給改良了一下,讓他們煮出了夏日的消暑茶。上工的時候帶上一大茶缸,累了渴了熱了,喝一口,馬上消暑解渴,還能預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