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尋幾乎是逃一樣跑出的湘南衛視,在待下去他怕別人看他眼神不對。
歌手圈和演員圈不一樣。
演員圈是允許一戰成名的,上一秒你只是個不知名三線藝人,下一秒拿影帝獎。
出席活動,上綜藝,主辦方會把最好的位置留給你。
第二年又拿一個影帝,那你基本站在演員行業頂端了,身價暴漲十倍八倍都不奇怪。
面對出道十幾二十的前輩,你也可以平起平坐,甚至壓他們一頭。
歌手圈不一樣,排資論輩嚴重,人氣提升靠的是日積月累。
拿今天臺上這幾位來說,出道十幾年,每個人唱的歌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但傳唱度高的也就是那么幾首。
林尋不到一年干了七首爆款歌,按道理來說作品不比這些人少。
但他出道時間短,哪怕微博粉絲是這些人幾倍,在他們面前依舊是晚輩,依舊不夠看。
其中一個很大原因就是歌曲需要時間檢驗。
互聯網時代,一首網絡口水歌能有幾十億播放量,吸納上千萬粉絲。
這種恐怖的傳播力度天王都有所不及。
但樂壇的人依舊看不起網紅。
你能紅一時不叫紅,紅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才叫牛逼。
網紅紅得快,涼的也快,經得時間檢驗才有資格和人說話。
林尋要是幾年后還活躍娛樂圈,那他一定不比臺上這些人差。
現在不行!
“你不是在拍戲嗎,怎么跑去我是歌手了?”
機場角落,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林尋接到姜寧電話。
那邊驚訝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激動。
要不是手下員工告訴她,她還不知道林尋一連霸占幾個熱搜。
#李克秦爆冷淘汰#
#陳亦迅王非不敵林尋#
#赤伶#
甚至某地方官媒還緊跟時事,轉發了一句位卑未敢忘憂國。
“別提了,就是心情不好才去打打醬油,早知道這么多事我就不去了。”
“這幾天你辛苦一下,形象公關做好,我躲躲風頭。”
林尋把拿到的李劍,李克秦,汪鋒聯系方式發一份過去備注。
“不用麻煩。”姜寧笑笑:“我剛剛看了,韓虹和李劍汪鋒有評論你的微博,調侃居多。”
“網友那邊很快就會下去,過兩天就沒人討論了。”
這種事解釋一千句一萬句,遠遠不及當事人出來說一句管用。
人家一幫當事人都不在意,群眾還能說什么?
“你要是不忙的話先回魔都一趟,趁著熱度把赤伶錄了,等你從劇組出來太晚。”
“行吧,我盡量過去。”
翌日,林尋悄無聲息來到魔都,連帽衛衣扣頭上,臉上戴著口罩,根本沒人認識他。
楊欣過來接他,兩人直奔錄音棚。
“呦,林先生來了,快請。”
湊巧,錄音棚老板在店里,去年錄往后余生的時候他還跟林尋買歌。
林尋用忙打發他,說有機會再說,這一推遲大半年過去。
再見面老板沒提買歌的事。
半年前林尋只是有點知名度的小藝人,今時不同往日,現在他的名氣大了。
歌曲肯定不是原來的價,也不會輕易賣歌。
人家不缺錢不缺名,自己拿什么打動?
錢財不行,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