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來到片場,小伙子很緊張,不過話匣子一打開,談到自己的本職工作滔滔不絕,還給眾人普及電競職業選手的難處,勸導他們不要走自己的老路。
到底還是年輕人,他哪里知道,這些人都是導演故意安排過來的,目的是幫他消除緊張。
楊超月這種人怎么可能放下演員不做,去當電競職業選手。
當明星來錢可比打游戲多多了。
表面上還風光,真正的名利雙收。
林尋拿了瓶礦泉水給小伙,坐在他的旁邊:“你也不要妄自菲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電競游戲不是早被定為運動項目了嗎。”
“或許要不了幾年,我們還能在世界級的運動會上看到你呢。”
林尋可不是安慰他,前世他穿越那年,電競游戲就上了亞運會,七八個項目呢,全是當下火熱游戲。
在國內,電競的鄙視一直就沒斷過。
不只是普通人對電競有偏見,覺得打游戲不叫運動,就連一些專家教授都認為電競上不得臺面。
其實這是偏見,說這些話的人對電競一點不了解。
想當電競職業選手不是那么容易的,和其他運動員不一樣,他的難處不在于身體的運動,更多是腦和神經反應,手速。
“要,要是有這,天就好了。”小伙靦腆一笑。
面對林尋,他更緊張。
這位可是當下國內頂級明星,這么近距離接觸是第一次,要是平常機場遇到,可能他只會匆匆一瞥,感慨今天運氣不錯。
心情不好的時候還會吐槽MMP,有什么可拽的。
但是面對面接觸,還互相交流,感覺自然不一樣。
就像看島國片子,隔著屏幕幻想自己是男主和現場自己真的當男主,天差地別啊。
隔著屏幕他能堅持兩分鐘,現場激動緊張,可能二十秒。
“會有這天的。”抬手看了一下手表,林尋道:“還有點時間,閑著也是閑著,你帶帶我,我們打一場。”
“來前你們家老板可是千叮萬囑,讓我好好照顧你。”
人是向大仙要的,正好他那邊組了一個站隊,據他說,這個小伙是他們隊里最有天賦,長得最帥的一個。
關鍵是不要錢。
免費幫忙。
“好啊,我一定堅持兩分,不是,我一定好好打。”
“嗯,開始吧。”
林尋要是知道眼前的小伙腦子里想的是什么,他估計會跳起來好好打。
光電總局自從發布了限制電視劇集數后,市面上的電視劇很少超過四十集。
這部全職高手一共三十五集,加上一半畫面都是游戲里,主角林尋的戲份都不是太多,一個多月就完成任務了。
熱芭和楊超月她們速度更快,要不是將就林尋,只拍她們戲的話,估計半個月就能拍完。
“全職高手,殺青了!!”
最后一場戲結束,導演放禮炮慶祝,請劇組人員一起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