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不一樣了……
姬壽夭折了!
而蘇尋,毫無疑問便是最適合繼承大統之位。再加上姬壽臨終之時的囑咐,也更加堅定了周天子的決心。
因此無論如何,此刻的姬貴,都希望蘇尋可以接受這儲君之位。
哪怕蘇尋祭出了這“嫡庶之分”的殺器,也在所不惜。
周天子頓了頓,說道:“嫡庶之制,雖是宗規。但是非常之時,也要以非常應對。尋兒,此處只有你我二人,有些話,為父不得不說。”
“自桓王以來,周室日益衰微,風雨飄搖。襄王之時,齊桓公、晉文公先后稱霸,地位更是徹底凌駕在了周室之上。襄王死后,周室一貧如洗,連安葬襄王的錢財都要向魯國討要,及至靈王,更是連禮儀器物都要向各國討要……”
周天子開口緩慢道述,令蘇尋聽著不禁汗顏。
雖然他知道東周的周王室很慘,但也沒想到竟然有這么慘。不過,仔細一想好像真的是這樣。
就像姬貴所說的一樣,從周桓王時,鄭國敢與天子開戰,并且一箭射傷周桓王那時起,周室的地位就一落千丈了。與其說是天子,實際上可能一個小國都要比周室有錢。
只是不知道為何,自己的生活好像還是稱得上是“富足”,并沒有印象中的那么慘烈,所以蘇尋才會對這些沒有概念。
不過這是為什么呢?
正當蘇尋有這個疑惑的時候,周天子也開口問道:
“但是尋兒,你可知道,為何近年來我周室錢財富足,各諸侯時臣也是絡繹不絕,更甚至隱約有中興之意?”
蘇尋一頓,道:“這……孩兒不知。”
周天子眼現欣慰道:“正是因為尋兒你!我周王室雖是天子,但珠玉蒙塵,空有威儀卻無圣者。而你自幼聰慧,有君子之儀,有天子之威,文韜武略,智勇雙全。諸侯對你的所為贊服,所以才會連帶我周室中興。如若未來你成就天子之位,必可以使周朝徹底興盛,令四海清平,八方臣服,重現武王盛世!”
“所以,這太子之位,舍你并無他人可想。與之相比,嫡庶之分反而算不了什么了。”
蘇尋聽了周天子的話,不由得也覺得有些道理。而且事實上,“嫡庶之分”對于這位周天子姬貴來說,的確算不了什么。
印象中在原本的歷史中,這位周天子在臨終之時,便將太子之位傳給了自己更為喜愛的庶子,也是如今蘇尋的兄長王子朝,而由此還引發了“王子朝之亂”,成為了周朝著名四大嫡庶紛亂之一……
說起來,周朝的確盛行嫡庶之爭。
比如前面的王子克之亂、王子頹之亂、王子帶之亂,以及如今很有可能還會發生的王子朝之亂。
但是,卻唯有姬貴這一代的王子朝,是真的受到了姬貴臨終時的傳位,而不是單純的叛亂。由此可見,姬貴的確不在乎嫡庶之分!
可是……
這跟自己有什么關系?
任憑姬貴怎么說,蘇尋還是不愿意接受太子之位。在他看來,所謂的天子,不過是一個燙手的山芋罷了!
而且歷史上王子朝最后可是被王子匄擊殺了的,自己可不想再引發一次嫡庶之爭。
雖然他有自信能夠鎮壓這幾個便宜兄長,但兄弟相殘,也不是蘇尋想看到的。
“父王所言,孩兒亦知。不過這太子之位,孩兒實在是并無心思,還是請父王三思吧。”
姬貴開誠布公,蘇尋也直言拒絕,并沒有再找理由借口。
但是,就在蘇尋再次拒絕姬貴之后,姬貴似乎有些急了。
頓了頓,他似乎下定了決心,忽然說道:“尋兒,你可知道,為何我周王室如此衰落,但卻始終沒有真正被諸侯取而代之,甚至是滅亡?”
蘇尋一怔,姬貴這問話,他雖然不知道是何含義,但是這話說出來可謂是驚天動地。
為什么周王室日益衰落到現在,甚至連禮器都要求討,但卻始終沒有滅亡?這個問題,蘇尋有很多種解答。
可是姬貴的要說的,卻很明顯并不是蘇尋心中的那個答案。于是他沒有自作聰明的回答,而是說道:“請父王說明。”
姬貴語出驚人:“因為,我周王乃是‘天子’!正因為如此,所以才沒有滅亡。”
若是姬貴在之前如此說,蘇尋定然不甚在意。
“天子”,說到底不過是往自己臉上貼金而已。又能有什么深刻含義?
可是現在姬貴如此說,卻讓蘇尋頓時沉吟了起來。
因為,他如今已經知道,這個世界,“神話”是存在的。
換句話說……
“天子”,或許也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