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龍聚集在在蘇尋的身周,漸漸地開始聚散著一種種奇妙的圖案。
那是,黑白混成,陰陽匯聚的圖案。
那是銜尾交接,魚龍混合的圖案!
“嗡!!”
天地似乎在一瞬,齊齊發出轟鳴,在伴隨著一陣強烈的震動之后,兩條巨大的魚龍連結在一起,顯現在這世間。
自伏羲之后,天地造化,再一次回饋開悟之人。
復習的先天八卦以圖案的形式展現出了“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的奧妙。
而如今,蘇尋演化自己的造化,開辟自己的道路,在天地造化之中重新創造,終于形成了屬于自己的圖案,將另一種天地造化,以圖案的方式留存到了世間。
其名為……太極!
易經有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極,可以說是自天地開辟,清濁分立之后的便已經存在的概念,自伏羲演化八卦,便已經為人所記載了。
但是“太極”是什么形狀,在如今這個時代,卻并無人知曉。
正如大道不可以言表一般。
太極,也從未在這個世界上真正浮現出它的姿態。
而如今,自今日之后,它便存在了。
事實上,太極本就是存在的。太極圖,也本就是存在的。
可是之前的蘇尋嘗試過去畫出太極圖,卻無論他怎么畫,都沒有辦法領悟其精髓。
直到現在,他終于知道了。
圖案本身,并沒有意義。
就好像詩詞一般。
千古著名的詩詞,讓三歲小孩死記硬背,固然可以背誦下來,可是,卻并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就算他背誦下來了,也無法體會到,詩詞之中所蘊含的情感。
太極也是如此。
太極圖蘊含的造化,太過高深。只看其圖,誰都能畫得出來。但是就算你能畫得出來,天地會在意嗎?
天地,看不懂!
只有你對天地訴說了,天地,才會給你回饋!
蘇尋經過十年的孕育,如今,終于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將這陰陽魚展現給了天地。而天地,也終于回饋了他太極圖!
由此,原本在五代宋初才會真正現于世間的“中華第一圖”,在這一刻,誕生!
這一刻,老子也是神情微動,他看著蘇尋,眼前的景象似乎與過去重合。
半晌后。
老子淡淡說道:“此圖案,可為道門之圖騰。”
僅憑這太極圖,蘇尋便可立地成仙!
水花漸漸散去。
瀚海之中的弱水,更清了。
這一刻瀚海中吞噬千百年的生機,這一刻天地散華的強大回饋,這一刻造化蘊藏的無盡功德,皆為“太極圖”所吸取。
進而,融入到了蘇尋意識中的陰陽魚。
陰陽二氣向四方散滅。
等到蘇尋回過神來,他忽然感受到意識中的陰陽魚,已如龍一般巨大。
很顯然,這兩條魚兒的玄妙對比之前,大為增強。
諸天神佛有所意識。
自今日起,太極圖出。比之尹喜留下的《道德經》,絲毫不會遜色!
從此以后,恐怕但凡是道門中人,便皆不會忘記蘇道真這個名字了。
諸天神佛又不禁艷羨。
一經文傳世,一太極誕生。
老子一番西出函谷,道門的收獲,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