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尋駕馭白牛,伴隨云光飛逝。
這一次,他并沒有中途游山玩水或是停止,因為在路途上,他再一次感覺到了一陣枯燥、煩悶。
這是第三次了。
他已成就天仙,得到了蓮心道果。
所謂蓮心,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原本他的心境很少會有大起大落的波動,但如今卻似乎例外。
這代表,南瞻部州一定發生了什么事情。
而對于蘇尋來說,在塵世中,他內心唯一割舍不下的,就只有一個人了。
“父王……”
蘇尋目光微微凝起。
會是姬貴嗎?
可是按時間來說,他,應該早就已經壽終正寢了。
按捺下心中的疑惑,蘇尋徑向南瞻部州而去。很快,他便離開了東勝神洲,到達了南瞻部州的北部。
他身在高空,遙遙看去,南瞻部州的風景頓時囊括在眼中。
只見,南瞻部州形如車廂,廣闊不知多少萬里。若論鐘靈毓秀,比起東勝神洲似乎差了幾分,但卻自有一種風華樸質,與東勝神洲終究是在伯仲之間,遠在西牛賀洲之上。
不過,蘇尋眼能觀氣,他一眼看去,卻發現南瞻部州有一種超越東勝神洲的力量。
那便是,氣象。
當年西出函谷之時,蘇尋雖略通造化,但與如今相比,卻仿佛螢燭之火。而如今的他,再回到南瞻部州,遠遠凌于高空,卻可以將南瞻部州的氣象一覽無余!
只見:東北方向,有一道木色朝天闕升騰而起,其色正典、雅致、莊嚴,散發著淡淡威嚴,神圣不可侵犯。
西南方向,有一道紫氣橫跨萬里,四方彌散,溝通星象,雖立于濁世,卻超然物外。
中央之處,有紅色,象征火德,如若烈焰一般在緩慢地燃燒著,那氣象略顯渙散,仿佛隨時都要覆滅,幸好那西南方的紫色將其護持住了幾分,而東北木色也為其添了一把柴火,才使其得以延長。
圍繞著中央,有無處領地,散發著顏色不一的氣象。雖然顏色不一,但它們都帶有金德之意,而且氣息緩緩匯聚、凝而不散,竟然比中央的紅色更加強勢。
除此之外,在南瞻部州的四方,亦有無數道顏色氣象。
赤、橙、紅、綠、黑、白、青、藍……
這些氣象混合、隱藏在那些大氣象之下,在緩慢地孕育著,但各自都連接天象,仿佛受到轄制。
“看來,尹喜將道家發展的不錯……”蘇尋目光微微凝起,已然對這些氣象所代表的含義有所猜測。
西南方的紫色氣象,毫無疑問,便是尹喜的道家。
而東北方的木色,應該,就是孔子的儒家了。
算起來,尹喜應該已經一百多歲了。孔子,也應該接近七十歲了。
時光易逝!
原本當年西出函谷之時,老子曾對尹喜說過:“關令若初心未改,日后可去找我的徒兒”。
而自己,也記得這句話。本來當初離開西牛賀洲之后,他就打算徑自回到南瞻部州,與尹喜會晤。但卻沒曾想到又在東勝神洲耽擱了十數年之久。
尹喜雖然是個天下大才,更從“道”中得到了道經三千言,可是,其卻未必通什么修行,能夠活到一百多歲,也著實艱難了。
不過蘇尋倒也沒有太過在意。
因為他知道,尹喜如果不見到自己,是不會甘心身死的。
只要他不想死,那就沒有人能讓他死。
因此,蘇尋沒有第一時間向西南方向去。而是駕馭白牛,朝向洛邑飛去。
他在進入南瞻部州之際,隱于云端造化,很快便到達了洛邑之地。
洛邑,與五十多年前相比并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
仍然是那片光景,那般音容。
蘇尋降下云頭,牽著白牛,一番感受之后,緩慢地去到天子宮中。
他徑自來到天子宮的外面,但近鄉情怯,忽然卻有一種不想進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