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諸子說完,李長庚遲疑了幾分,也將天道秩序說明了出來,并又言道:“當今天下,既有孔子建禮,又有蘇天尊創學。禮者,源于天。所謂天心者,不過秩序也。學者,人之火種,既能發芽,也可燃燒。若人能井然不亂,致虛極、守靜篤;明徹天心,志學尊禮;歸意啟明,抑火焰而發芽。三界,必然大安矣。”
太白金星言辭緩和,諸子皆感悟之,一時,皆是其樂融融,欣欣然哉。
諸子與李長庚相談甚歡,茶過三巡,到了青羊宮講學之時,便各自去也。
蘇尋又帶著太白長庚星在宮中巡回良久。將青羊宮的諸般展現在太白金星的眼前。
他此舉的目的,李長庚自無不知。長庚星代表的乃是玉帝,如今蘇尋看似是在給他見禮,實則,是向玉帝傳達百家存在的象征,并且表明了自己堅定天人兩道的立場。
昔太古之時,人族有三皇五帝,人道初立,天人之間,對立而又統一。
自周朝伊始,周天子立,尊奉天庭,四方諸侯雖醞釀異心,但天庭實則并不在意。
但如今看到了青羊宮,太白金星終于發覺了人道的力量正在不斷地積蓄壯大。
這力量若能歸于天尚好,但有朝一日再出現一位三皇五帝般的存在,只怕,天庭恐怕也不能輕易壓制之。
想到這里,太白金星再一次確認了蘇道真如今身份的重要性。
未來天人到底能否相合,是否對立還是統一,只怕有很大一部分,都在這位太極天尊的意下。
太白金星不禁想起,不過是在不足百年之前,蘇道真還只是周天子的最幼小的庶子,雖得天黿之命,但卻大膽斬天,卻沒想到,今日卻竟然能夠做到如此程度,讓天庭也不得不退讓三分。
當然了,這其中卻也有極大部分是因為道祖親傳的緣故。
但即使如此卻也不禁敬佩,無論如何,蘇道真此舉,倒也算是很大程度地制止了一場席卷天人兩界的大禍患。
至少,從目前來看是如此。只是不知道,未來當人道真的發芽了,卻又燃燒大火之時,他又會如何去做?
太白金星自是心中復雜不提。一番游覽之后,蘇尋微微拱手道:“太白星君,今汝奉旨邀吾去蟠桃宴,吾自當應約而至。且請回稟玉皇大天尊,天庭十日之前,蘇道真必將到赴瑤池。不過在那之前,吾尚有一番事情要處理,還請星君恕不能即刻前往。”
太白金星忙道:“這個自然,我本就是將圣旨請帖交付給天尊的。至于什么時候去,全憑天尊之意。只要記得在十日之前前往瑤池即可。不過……”
太白金星斟酌了一番,又道:“如今天尊剛剛歸位,卻不熟悉宮殿。若是可以的話,當提前一兩日,屆時老朽當親自帶領天尊,前往那瓊樓金闕太極宮中,熟悉一番大帝的道場。”
蘇尋笑道:“如此,便多謝星君了!”
他知道,自己這個太極天尊,上圣金闕玉晨大帝只怕封號不低,雖不說能夠媲美四御,但只怕也與那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位格相等。
而更讓蘇尋滿意的是,這上圣金闕玉晨大帝雖有權利,卻不需要日理萬機什么的。若是按佛門的說法,那至少也是觀世音菩薩的地位,雖不是佛陀而勝似佛陀。
能夠得到這個身份,天人創道固然是一方面,但是更多的,恐怕也有老子這層關系,甚至,乃至于有那“上君”這份關系的原因卻也說不定。
這一點,雖然是在意料之外,倒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一番交流之后,蘇尋送太白金星重歸金橋仙門,而自己,則準備好了再做一件大事。
他輕輕抬手,一塊石碑,赫然出現在他的右手之上。正是“上君”賜予的那“無名古碑”!
是的,他已決定好了,在上面刻什么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