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戩不躲不避,直被玄火射中,周身都燃起了煌煌黑焰,他有太極、蓮心護體,玄火雖強,卻也傷不了他。但那玄火卻自不滅,只是燃燒,映得二郎仿佛一尊火焰巨人,好似戰神一般。
楊戩奮力跨步,接連九步,邁出千百里遠。擎出那避水劍和開山斧,一斧一劍朝十大金烏擊去,金烏翻滾騰挪,映得滿天華彩。
正是:赤神劈地攢焰海,金鴉凌天燒火云。
楊戩的避水劍和開山斧神威浩蕩,但是金烏靈活敏捷,接連數個回合都打不中之,只留下了漫天火羽燃燒不絕。他有意將戰場引到荒野,以免傷及無辜,但十大金烏卻仍不依不饒,朝那桃山噴發烈焰,只余得滿天火光,朝大地燒得激烈,不斷地擴散,將附近的山河湖泊烤的干涸,令大地草木化為焦土。
眼見著大片靈秀被波及,火焰更是要竄到桃山神秀之地,野獸逃竄,死傷無數,楊戩怒從心頭起,突然,一道明光閃耀,無盡神華籠罩住了桃山等數座山脈。
回眼看望,卻見楊嬋手持一盞明燈,將神光散射出來,庇住了桃山的生靈,道:“兄長且顯神通,桃山便交給我。”
有楊嬋守護,楊戩頓時大喜,心中感激不盡。他靜下神來,心知十大金烏靈活,斧劈不到,劍砍不中。陡然使了個造化,將那峨眉山的山意攝來,頓時嘩啦啦天空出現了無數山石,黑壓壓的凌空。
楊戩身形在高了百丈,把頭偏一偏,壓在左肩背上,振奮肩頸,赫然一座高山凌空壓去,橫跨不知幾萬里。
那十大金烏大駭,四方散射躲避。卻有仍三只被壓在山下,當即粉身碎骨,煙消火滅。楊戩再使神通,將那嵩山山意也攝來,卻把頭偏一偏,復壓在右肩背上。振奮肩頸,又向追趕而去其余的幾只金烏。
兩座大山接連覆蓋,幾番下來,即壓死了七八只,楊戩再放出鷹犬,追著剩下的兩只金烏撕咬。一只被神鷹啄瞎了眼睛,被楊戩一把捏死,一只被神犬咬住了翅膀,被楊戩一腳踏滅。
可憐那十只金烏,煙消云散,身死神消。逃得了大羿射日,卻躲不了二郎擔山。
正是: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楊戩擔山趕日,踢天弄井。轉眼間鎮滅了十大金烏,桃山的無數生靈都看在眼中,感恩戴德,俱來投靠。也那山神、土地瑟瑟發抖,生怕找上門來。
楊戩也沒理會,那些生靈失了家所,都求庇護,便被他施神通,都攝走帶到了灌江口,大開倉門,給予糧草,各自歡喜不已。
復回到灌江口與六圣飲酒作樂,同母女重聚花好,暫且不提。
卻說那天庭,靈霄寶殿。
蟠桃盛會中,眾神演禮謝恩,玉皇大天尊忽有所感,輕輕抬起衣袖,揮揮手,即有魂引,十只金絲雀從凡間撲騰了上來,微不可查地落回到了他的衣袖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