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未落,昴日星官請奏道:“十位日宮天子在下界引發火患,燃燒千里,卻惹來神圣,被人搬山鎮滅,幸未引發災害,造成殺孽。”
不多時,又有東岳大帝報道:“五岳山意被人攝取,鎮殺了日宮天子,桃山為人破腹,將山中的云華仙子掠去了。”
眾仙越聽越驚,玉皇大天尊命卷簾大將卷開天幕,以寶鏡觀察周天,又召令千里眼、順風耳細細糾察,遍訪盡得其詳細,不多時回奏道:“啟奏陛下,斧劈桃山,鎮殺日宮天子的,乃是不久前曾于淮水之上,大戰無支祁,平息水患的神將。桃山山神稟道:其名楊戩,生母便是云華仙子,卻不知師從何人。只知道有一身通天造化,遇到金烏逞兇,路見不平,又不忿仙子被鎮,破開桃山,掠走了仙子。”
玉帝大惱道:“云華違逆天條,方有此難。金烏逞兇,自有天罰,豈容他來放肆!哪路神將愿下界將之收伏?”
眾神見玉帝大惱,俱都面面相覷,皆不敢作聲,唯有那哪吒三太子似乎想要出列說些什么,也被李靖拉住。
片刻后,班中閃出太白長庚星,俯首啟奏道:“楊戩雖有不端,但念在其孝心一片,又治水有功,此番雖鎮滅十大天子,卻也是為天庭杜絕了一番禍患。臣啟陛下,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宣來上界,授他一個大小官職,若受天命,后再升賞。若違天命,就此擒拿。一則不動眾勞師,二則收仙有道也。”
玉帝聞言甚喜,道:“當依卿所奏。”即著文曲星官修詔,著太白金星招安。
金星領了旨,出南天門外,按下祥云,即往灌江口去。眾仙繼續宴會,各自停下杯盞,俱是心中惴惴。
半晌過后,太白金星復又回歸,苦著臉道:“稟陛下,臣此去灌江口,那楊戩與臣大禮,敬天敬地,尊人尊德。果真乃是道德真仙也。只是,他卻說今斧劈桃山,并非處于義憤,只是奉行孝道,望若陛下能夠特赦云華仙子,自此愿尊奉天命,以供差遣,如若不能,便拒受天恩。”
玉帝怒道:“好個大膽的楊二郎,云華違逆天條,與凡人私會,雖未釀成大禍,但決計不可就此息免。天規如山,遑論何人皆不可違逆,更不要說其竟拒受天命,舉兵灌洲,莫非便有反心耶?今日若不懲治鎮壓于他,天威何在!?”
即命李靖同哪吒三太子點兵點將,著令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四大天王、諸天元帥,共十萬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羅地網下界,去灌江口圍困,定捉獲那廝處治。
李靖不知圣意,左右為難,但天威浩蕩,只能硬著頭皮謝恩,眾將即時興師,離了天宮。
這一去,但見那:
黃風滾滾遮天暗,紫霧騰騰罩地昏。只因二郎欺上帝,致令眾圣降凡塵。
南瞻部州的天空之上,當即黑云壓城,竟有地崩山摧之勢,引得無數凡人圍觀。抬頭仰天,卻見滿天神將赫然在立,皆震駭欲絕,俯首叩拜。
李天王傳了令,著眾天兵在云端扎營,把那灌江口圍的水泄不通,凡人皆不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