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戩被蘇道真彈指鎮壓,在灌河河底,與東勝神洲的邪祟激戰。這河底匯聚出的魔頭,卻并非是真正的精靈妖怪,而是災禍厄難,人事凄涼,天道叵測,亦是生靈的煩惱心、萬象的衰敗意。
其中的魔只有怨懟,并無意識,乃是能斷眾生命根的死,因此喚作死魔,又喚作十魔九難。
原本修行者皆會遇到如此磨難。但是,楊戩面對的卻并不是自己的劫難,而是整個東勝神洲眾生的心劫。他與河中大魔激戰,每殺死一個,東勝神洲的災厄便會少上幾分。
灌河的誕生,至少能帶來三百年的安寧。
此舉對人事有益,亦對天心有益。因此,眾仙老都覺得蘇道真的安排極佳,不但施甘霖將之前的兵禍盡消解,還使楊戩可以有將功折罪的可能。
若楊戩可以靖滅灌河中的大魔,東勝神洲的眾生若遇劫難,則必然會有楊二郎顯圣,相助渡劫。當然了,若楊戩不愿恕罪,或者是無力抗衡這十魔九難,那他也定然是要萬劫不復的。
如此,既彰顯了天威,也沒有令事態進一步的嚴重下去,已是令眾仙皆滿意的結果了。
瑤池上,蟠桃會再開。那三清頷首稱贊,四御點頭獻禮,五老感拜慈恩,一一前來與蘇尋敬酒奉茶,慶賀玉晨大帝安天之功。
蘇尋不敢妄尊,都接過謝訖,俱都歡然,不勝欣忭,眾皆暢然喜會。
忽然有王母娘娘親下法旨,引仙子、仙娥、天妃、美人各自捧著盤子,把那九千年的蟠桃盛滿,向尊前拜獻曰:“太極天尊有安天、教化、生德之功,天人共喜,王母娘娘心中大喜,無物可謝,特賜恩典,賞下凈手親摘的大株蟠桃數枚。”
蘇尋奉禮道謝,將蟠桃都接過了。此次蟠桃盛會,他一人獨占數十枚,實乃前所未有的事情。但其功甚偉,地位超然,眾仙都無有微詞。
及至中途,李靖與眾神將亦引引兵歸天,天王負荊在瑤池外告罪道:“臣等奉圣旨出師下界,捉來了楊戩座下的六大賊將,生擒三百六十二人,剿滅叛逆共八百九十六人,共計一千二百五十八人盡皆擒拿。只是跑了楊戩,讓其在九重云宮逞兇,還要勞煩天尊出手,自知有負圣恩,今來請罪。”
玉皇大天尊點頭道:“如今篡逆已平,賊首受鎮,你也已立功,便功過相抵,不予追究罪責,仍居天王之位。其余六部天君及惠岸行者鎮壓有功,各賞賜金花三朵,還丹一枚。”
眾皆謝恩,玉帝又下圣旨,將楊戩的部曲灌洲六圣,念在曾看管無支祁有功,死罪可免,剝奪神體,永不受天箓,責令世代在灌洲聽罰,三百六十二員草頭兵盡皆斬首示眾,且連同已死的八百九十六人,都捉拿了魂魄,復壓在灌江口,非神洲清平不可超脫。
此次天庭聲名大震,三界眾生皆有感天威不可逆,無有再敢生異心者。
至于楊戩妹妹楊嬋和母親云華仙子,則不知所蹤,玉帝沒有再提起,大家也都當做不存在。
畢竟,因為此二人并沒有參與反天,而篡逆的反賊皆以受到了懲罰,所以也沒有人在意。
當然了,即使真的有人注意到了楊戩反天的因由。但是,也絕不會在這個時候,再出來觸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