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了這混元道果后,蘇尋即有體味,知道斗姆元君是故意指點自己,便投桃報李,再將自己的天人大道重論出來,與三位至尊交流,或多或少領悟了妙蘊,都有收益,皆大歡喜。
良久之后,蘇尋辭別了斗姆元君,與兩位大帝共同御車下了斗府,直送兩位大帝離去,方才收回目光,向下界看去。
東勝神洲的景象出現在蘇尋的眼中,那石猴兒卻已出世,如今正在覓樹果,飲澗泉。東勝神洲受到了石猴兒和紅魚兒的反哺,再次迎來了偌大的神秀,花果山的靈氣更是達到了極致,漫山遍野都充斥著天地靈光。
蘇尋心中甚喜,石猴兒自有它的造化,如今卻不必多說。又看向南瞻部州,卻看到了那妄音、那心猿,也似受到了陶染,眉頭微微皺起。
半晌后,他沒有繼續觀察,回到了太極宮中。數日之后,蘇尋每隔三五日,便拜訪道門的一眾仙老,每日論道,互賜恩惠。一連半月,將道門有名有姓的天仙都拜訪了一番。半月后,又前往南瞻部州,拜會了紫氣元君,將楊戩一事知會了一番,將玉帝的禮物奉送元君,元君欣喜,處處道謝,又與蘇尋歡談良久,留蘇尋小住了半月。
言語之后,元君自會弟子,楊嬋與其母親方才明白了苦心,放下心來,以后虔心修道拜恩不提。
回到太極宮,蘇尋暫且無事牽縈,好生的將道法體悟了一番,閑時觀看四大部洲的氣象,自有樂趣。時光如水,他一晃半年,卻已坐穩了金闕玉晨大帝的位子,及至如今,西方盂蘭盆會也已召開在即。
臨近盛會,西方佛老又多次使弟子派人遞呈拜帖邀請,叮囑勿忘了盛會。蘇尋計算時間,終于在盛會三日之前令人備好車駕,讓白牛馱車牽引,朝西方去了。
蘇尋離開天界,頓時紫氣飄升,諸天道韻彌漫,引發了無限的聲勢。
他事先知會了道門眾仙老,因此眾仙不以為意,但西方的菩薩、羅漢卻都面露驚色,皆朝東方看去。
只見靈山之外:祥云飛揚,靈光浩蕩;青冥垂霞,天晨高亮。銀河中,碧波起白濤;蒼穹下,紅光兆瑞象。三千仙子奉香車,一頭白牛分紫浪。氣落瓊霄世外來,菩薩羅漢下佛臺。
金闕玉晨大帝高調來到西方,如來即命十大弟子,以摩訶迦葉為首,攜三千揭諦,五百羅漢,數千優婆塞、優婆夷、比丘僧、比丘尼出來迎接。
及至二門之后,又有四大金剛、同十八伽藍相迎,再到三門,則有八大菩薩領天龍八部眾來接。
蘇尋看到那八部天龍,各個兇神惡煞。領頭的叫帝釋天,排尾的叫乾達婆;護法的叫摩伏勒,奏樂的叫緊那羅。這八部眾卻非真佛,乃是靈山的護法天神,曾為神道怪物。有正有邪,有善有惡。但在靈山護法的,都是聽從佛法的。
見到蘇尋,八部眾都行大禮,稱“教化之恩”。復入靈山,有彌勒佛率東來佛法眾菩薩獻花奉茶,敬陪末座。蘇尋落在賓位之上,看向那中央的如來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