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弟子也都將自己的收獲,告訴給猴子。從此之后,每兩月講學以后,猴子便將心得體會都與眾弟子交換,仔細推測,談論道法,一派歡心翕然。
而在屋子中,蘇尋輕撫懷中的貓兒,卻是微笑了起來。猴子天賦超然,這倒也罷了,早就在意料之中。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果然有顆善心,不負自己所望,竟然將自己的領悟分享了出來。
不覺間五年過去了,“流”字門中的內容已經講述了個通透,猴子覺得學了很多,才知道,萬法合一,才是自己追求的“一”這番大道。不過這大道就如同祖師說的那般,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若說初有所成,卻簡單,但仔細追溯,又無窮遙遠,學無止境,時刻有收獲,卻愈發感到深遠。
在這個過程中,猴子果然是收獲最大的。這倒不是僅僅從天賦悟性上來說,更重要的是,猴子比其他弟子不同之處,那就是他有自己的道心,明悟自己的“一”。其他的弟子學了,也就是學了,多了幾門本領罷了,甚至無緣的話,更多還是明禮為主。可猴子,卻將之融入到自己的“一”中,這,便帶來了莫大的收益。
又五年,蘇尋專講“靜”字門與“動”字門,卻是修行之法了。其中有:采陰補陽,攀弓踏弩,摩臍過氣,用方炮制,燒茅打鼎,休糧守谷,清靜無為,參禪打坐,戒語持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關之類。
這也是他首次傳授靜心修行法,把菩提心化在了里面,眾弟子學了,都有所悟,道行增進許多,漸漸地看到了何為“道氣”何為“天心”。
又三年,蘇尋便講“術”字門中,乃是些請仙扶鸞,問卜揲蓍,能知趨吉避兇之理。
這些門別是“道”字門中的三百六十旁門。蘇尋通透地講述了一番,眾弟子都各自領悟了各自的“果”。當這三年過后,眾弟子成就神體,通悟根源自不多說,亦有不少竟通了散數仙道,只差一個神職,便可以上天為官,或自在逍遙,生生樂樂。
歲月蹉跎,蘇尋花了十三年的工夫,將“術流動靜”都講了一遍,等講完四果法門之后,便暫時休止了。而及至如今,猴子已會了不少鑄身體的方法,但始終并沒有開始修習真正的神通、法術。
這一日,閑來無聊,祖師又不開講,猴子便與眾師兄師姐談論道法,忽然,遠處光芒攢動,伴隨著一聲鳴叫,一只巨大的大鵬遮天蔽日,方在萬里之外,一眨眼便落到了三星洞,漸漸地化為人形,落在了眾人的面前,卻是金翅大鵬雕。
大鵬雕展露神通,眾人見獵心喜,突然有白毛鼠道:“大雕兒,你這騰云駕霧的神通厲害,卻不知能不能躲過元圣的擒拿?”
大鵬雕自傲道:“你這偷吃香燭的白鼠,難道昔年在靈山時,沒聽說過‘云程萬里鵬’的名號。元圣兒雖厲害,想抓住我,卻還難呢!”
眾人嗤笑,拾掇大鵬雕去試試,大鵬雕被一激,也好奇九靈元圣的神通如何,便一同朝那方向去了。
猴王也好奇,平日里聽他們說神通如何廣大,但在三星洞中,眾皆和睦,倒是從來沒有真正地見識過。他雖靜心養身了許久,但是天性卻始終未改,也有十足的頑心。因此便與龍女攜手,跟著眾人一起,去到了九頭獅子所在的洞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