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聞言,細思良久。大禹的故事他也聽說過,對于大禹此人,也曾很是佩服。但是,若說有沒有把握能找到大禹,這個卻難說了。
悟空隱隱約約也能領悟些許何為“人道”何為“天道”,昔年得莊周指點,他知道何為“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道理。所謂“我”,便是“人道”,但“人道”在哪里,悟空卻反而不知道了。
若大禹真的歸于“人道”了,那卻要如何和尋找,這一點就更加棘手。
但話又說回來了,對于這一點,悟空也有探索之心。畢竟唯有真正懂得了“人”,或許才能夠像師父那樣領悟真正的道果。何況也有可能那大禹并不在“人道”,而是入了輪回呢?雖然按少姨的說法沒有此事,但悟空對此也并不確信。
不過雖說如此,猴王卻也知道“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的道理,沉思了片刻,對狐女說道:“此事俺當可竭力相助,但是,那大禹乃是南瞻部州人,又曾是人族的大王。我雖得了這靈陽棒,更愿相助,卻不知該如何去做。更不知能否找得到,若日后找尋不到,爽了約,那便不好了。”
玉面狐貍也擔心因為這件事情發生什么矛盾,勸道:“祖娘娘,我看此事還是從長計議罷。畢竟逝去也不知都多久了,如何能輕易找得到?”
狐女卻不顧玉面狐貍的話,聽了猴王同意,即大喜,搖手道:“大王不必擔憂。只要有此語,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愿意相助之!”
猴王聽聞,便再無顧慮。又聽到原來這少姨果然輩分極大,竟然讓玉面狐貍稱呼娘娘。料想整個北俱蘆洲,甚至是四大部洲的狐族恐怕都要聽其號令,若能得之相助,自然是再好之不過的一件事情了。
于是令人摘靈果,取靈酒,擺筵席,與少姨、玉面狐貍好一番暢飲暢談,遂商定了狐族之事,那少姨滿意而去。
隨后半年,狐族先后送來了許多資源,給花果山帶來了大量的靈草、財寶,又有北俱蘆洲的稀罕寶物。
卻說北俱蘆洲,倒也甚是神奇。它本是蠻荒之地,妖魔縱橫,到處都有兇獸,幸好有九天蕩魔祖師的鎮壓,才讓那里的妖魔無法不敢過于放肆,但即使如此,也始終未能真正將隱患消除。
可是雖然蠻荒,北俱蘆洲卻亦有不少靈物。更是四大部洲中占地最大的地方。據說天庭的二十八宿,也都出自北俱蘆洲。可想而知,何為“有無相生”,有吉便有兇,有兇自有吉。
狐女送來的寶貝,皆有妙用。有可打造兵刃的神鐵,有能織作衣物的皮毛,亦有可以用于建筑的水晶、礦藏。當然,比起這些,狐族更加派了許多人才過來,幫助花果山的群猴進學。其中更有狐族后輩的六兄弟,從狐阿大到狐阿七,各有本領,雖在悟空看來算是末流,卻也都是有本事霸占一方的存在。
不過,讓悟空最感興趣的,還是那狐女竟然送了一張四大部洲的地圖。這地圖將四大部洲的輪廓都清晰地記載了下來,雖然其上面的地名只有大概,也并不能算很是詳細,但卻讓猴子對四大部洲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尤其是地圖之上,還表明了羅剎國的所在,日后若想去見白牛與羅剎女,倒是不必太麻煩了。
同時,不僅僅是狐族,玉面狐貍也留下了一段時間,幫助龍女教導群猴,只不過她的家在西牛賀洲,父親亦是狐王,雖無什么本領,也有萬貫家財,往往都是短暫滯留,便回到西牛賀洲,何事想念了,就會過來訪問幫忙。
來回路途遙遠,悟空便想辦法教玉面狐貍學會了駕馭金光的法術。可惜玉面狐貍資質平常,苦思不得其要,怎樣學,也只不過能夠日行萬里,便已經幾乎極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