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組的光線距離完美差很多,藍色到黃色的過渡不夠自然,細節還是需要調整。”
“另外,最重要的是,既然我們決定一鏡到底地呈現出這個場景,那么吊臂和無人機的配合就需要更默契一些,還有,公寓樓里的畫面需要補拍,和這個一鏡到底的鏡頭銜接起來,不止是一樓而已。”
噼里啪啦地,陸潛的專業意見就一股腦往外倒,此時工作人員才發現,明明自己覺得已經完美的鏡頭,在導演眼中卻還有如此多提升空間,而且足夠專業也足夠詳細,不經意間就能夠看出陸潛的底蘊和才華。
前一秒,陳慕還義憤填膺地準備發起強烈抗議,陸潛在最后時刻改變想法,導致他們攝像組和燈光組忙碌到人仰馬翻,但他們終究還是完成拍攝了,結果陸潛一句話就讓他們明天重來?這又算什么嘛!
下一秒,陳慕的話語就全部堵塞在胸口,眼冒怒火地死死盯著陸潛,殘存理智不斷在腦海里翻滾,“理智理智,他是正確的,雖然他真的很討厭,但他都是正確的,你應該閉嘴”,握緊拳頭克制了自己。
藍色時刻和日出時刻的光影效果,無疑是完美的,而且是電腦特效所無法營造出來的氛圍,今天的“時刻”已經過去,如果想要重拍或者補拍,那么就只能等待明天了,雖然無奈但就是唯一的辦法。
陸潛所說的,陳慕全部都認同。
但是,一想到自己需要認可陸潛的所有觀點,就覺得特別憋屈,怎么想也還是覺得不爽,于是就轉身嘰里咕嚕地嘟囔了一番粗話。
“陳大攝像師,你在說什么?”
陸潛是魔鬼吧?這都能聽見?
“我在說,我真是他喵地愛死這份工作了。”陳慕咬牙切齒,話里藏刀,一刀一刀地朝著陸潛飛過去。
陸潛展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我也是耶,看來我們擁有一個共同點了。”
陳慕:……他真的不能用雙手掐死他嗎?
陸潛卻仿佛沒有看到陳慕眼睛里的鐳射光,依舊保持微笑地說道,“攝像組需要商討一下,一鏡到底的鏡頭銜接應該怎么完成,明天還有非常辛苦的工作,加油,我相信你可以!”
雖然陸潛很想說“加油,萌萌”,但理智還是懸崖勒馬,否則陳慕直接在眼前爆炸了,他還需要重新找攝像師,多麻煩呀。
一鏡到底,顧名思義,就是一個超級長鏡頭,貫穿始終地呈現全局,具有類似于紀錄片的真實感又具有舞臺劇的戲劇感。
然而,在現實的拍攝之中,有些“一鏡到底”并不是真正一個鏡頭從頭貫穿始終,而是用不同長鏡頭來完成銜接,但鏡頭和鏡頭之間的剪輯點和銜接點就非常講究,不能輕易讓觀眾看出破綻。
比如“突襲”開場的第一個鏡頭。
按照原本計劃,陸潛就希望能夠用長鏡頭展現全局,從陳慕的軌道攝像機捕捉遠景,到吊臂攝像機捕捉全景,然后銜接無人機自上而下的俯瞰——三個鏡頭三種方式,卻需要銜接在一起制造出一個完整長鏡頭的觀感。
現在,長鏡頭又增加了難度,不僅需要進入公寓樓,而且還需要從一樓到十四樓,截取幾個生活片段來展現眾生相,最后來到十四樓的監控室看到監視器墻,這對于電影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線索鋪墊。
自然而然,陳慕和攝像組的工作就需要進一步深入探討,最終呈現出一鏡到底的效果,沒有那么簡單,至少,一天之內是不可能完成的。
當然,陸潛也會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