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初的最初,他也非常非常喜歡電影,所以進入了這個行業,但經歷了生活的銼磨和現實的打壓,漸漸也就失去了熱情也失去了期待,只是如同機器人一般忙碌地生活著,早就已經忘記了最初的夢想。
連帶著電影的意義也失去魔力。
呼……
江士奇長長吐出一口氣,雖然他不再年輕也不再熱血,但眼前的光影長廊又再次喚醒那股因為電影而歡喜的單純心情。
從如此角度來說,“突襲”首映式就已經贏了——
也許首映式的規模有限,遠遠無法和“老板超速”比較,但現在全世界的首映式都陷入千篇一律的窠臼,更恢弘更熱鬧,卻也始終沒有任何特色,終究無法打破觀眾的審美疲勞。
“老板超速”的首映式再熱鬧,可能轉身也就被遺忘,人們只記得那些衣香鬢影的藝人;然而今晚的首映式卻能夠產生情感層面的聯結,關于回顧展、關于動作電影、關于“突襲”,值得討論的話語不要太多。
僅僅是這一點,就已經可以說是大獲全勝。
其實,業內人士討論過無數種可能,卻始終看不到“突襲”首映式壓過“老板超速”的可能,論規模論嘉賓論觀眾論媒體,方方面面來看,流光影業的財大氣粗都能夠輕松占據上風,毫無懸念地碾壓對手。
他們甚至想不到“突襲”首映式的亮點,管舟嗎?作為新人演員,管舟沒有任何話題性,可能效果還不如陸潛自己登場。
而且,以藍鯨影業現在的級別,他們可以邀請到什么嘉賓呢?名單之上最可能的候補就是昆大彬了。
媒體們都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當昆大彬和陸潛先后走上紅地毯的時候,他們彼此默契地交換一個視線,流露出“我就知道”的默契。
誰又能夠想到,藍鯨影業在回顧展之后,居然還有后手呢?另辟蹊徑地打造出了一個獨一無二的首映式,不止是今晚,恐怕在未來很長很長一段時間里,這也是無法超越、難以復制的一個首映式。
最最重要的是,因為這種代入感和沉浸感,現場參與人數反而不是重點了。哪怕“老板超速”的觀眾創造新高也無法掩蓋“突襲”首映式的光芒,因為二者根本就不在同一個維度,沒有比較的必要。
想象一下今晚過后的喧囂,江士奇就忍不住亢奮雀躍起來。
此時就已經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流光影業想要通過首映式壓制住“突襲”,周一搶先首映、周三全面公映的策略,全方位失敗,不是因為數據方面的原因,而是因為戰場不同。
“老板超速”展現的是規模,視野里滿滿當當全部都是錢錢錢;“突襲”展現的是情感,用回憶構建共鳴、用回憶搭建橋梁,用真摯真誠和真心打動觀眾。
面對來勢洶洶的“老板超速”,“突襲另辟蹊徑地殺出一條血路。
漂亮!
江士奇忍不住就想要送上掌聲,真心實意地,藍鯨影業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另辟蹊徑,又再次帶來驚喜。
難道,“突襲”又要成為另一部“解除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