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有點扯遠了,正是因為國家富強了,民族自信了,所以在大家在看到,關于自己文化的作品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的熱淚盈眶,不自覺的挺起胸膛。
這是一個華夏人民刻在骨子里的驕傲。
從今年春晚籌備開始,李想就定好了調子,展示自己的文化。
我們有著悠久的歷史,用一場晚會去表達,肯定是不夠的,所以我們才可以肆意的選擇。
從今天的開場舞開始,觀眾對于春晚的印象已經有了改觀,他們算是邁出了勝利的第一步。
開場舞結束就是歌曲聯唱了,每位歌手都帶來不一樣特色的歌曲,展示著祖國各地的人文。
“突然覺得今年的春晚好像還可以啊!”
“原來我們的文化演繹出來能這么的美!”
“我居然從開始看下來了!”
“吸引我的是節目嗎,不是,是我們的文化!”
完美開場,獎全球華人的情緒都帶動起來了!
雖然這些年春晚的口碑逐年下降,但是當春晚開始的時候,大家還是會習慣的打開電視,看一看,若是前面幾個節目對觀眾沒有什么吸引力,觀眾看著也沒有意思,那一部人就去聊天、打牌、搶紅包了,雖然大部分人還開著電視,但是基本都淪為背景音樂了。
春晚的觀眾就這樣的情況下不經意的流失了!
但是今年,觀眾們打開電視,看完開場舞,感覺,還不錯!
那接著看下面,好像也還可以!
那就在看看!
歌曲完成后,第一個語言類的節目就登場了。
今年李想加重了語言類的分量,語言類節目在春晚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在觀眾的心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在今年的語言類作品的選擇上,李導選擇了廣撒網,多斂魚,擇優而從之的方式,挑選了不少的優秀作品,第一個登場的就是來時國內最大相聲團體的相聲。
上臺的兩位是他們所在團體這些年最火的演員,今年的作品也是改編自傳統的相聲作品,加入了當下流行了元素,在兩人的精彩演繹下,包袱不斷,引得場下笑聲連連。
所有在觀看春晚的觀眾們,此時腦海中都不禁出現一句話。
這才是語言類節目應該有的樣子!
以前的時候,語言類節目帶給了觀眾不少的歡聲笑語,但是這些年,隨著喜劇類節目的增多,不少的喜劇人開始拿著喜劇的核心是悲劇為由,不斷強行煽情或者最后來段看著頗具教育意義的雞湯,仿佛這才是喜劇正確打開的方式,而一個喜劇的節目,觀眾在觀看后卻笑不出來,那才是最大的搞笑。
如此模式化、套路化的作品數不勝數,所以在語言類節目審查的時候,李想就率先提出了要求,不能為了搞笑而搞笑,也不能為了煽情而煽情,剩下的就看演員們自己把握了。
就現在呈現的效果來說,很不錯,網上有關的討論也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這才是相聲嗎!這才是喜劇嗎!”
“這才是語言類節目應該有的樣子!”
“突然發現今年的作品都出乎意料啊!”
“太好笑了!”
……
第一個語言類的作品引起了廣大觀眾的討論,看到這里也讓觀眾看到了導演改變的決心。
到現在為止所呈現的節目都很不錯,舞蹈精彩,歌聲悅耳,相聲搞笑,全場喝彩!
這次的開場很好的吸引住了觀眾,并將他們留了下來,還讓他們對接下來的節目產生了期待。
下一個節目是誰來!
有的觀眾開始查找今年春晚的節目單。
而此時在舞臺上,主持人在串場完成后,也說出了接下里即將登場的演員以及他的表演的作品。
葉子慕,《少年中國說》。
而此時的在后臺的葉子慕,早已經準備完畢,在候場區等候。
聽到自己的名字后,葉子慕抬腿向著舞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