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距離宗門第二次大比,又過去兩年。這一年,也是飛羽宗在飛羽島立足的第九年。
這兩年,飛羽宗又建立了制符殿和陣法殿,分別由李長河、白小蓮負責。白小蓮負責的靈田殿,則由江秋月負責。江秋月的修為已經不比其他執事差,成功晉級為宗門執事。
靈獸殿養殖的靈獸長大之后,門中弟子各自挑選了一頭戰斗靈獸,收為靈寵。能夠飛行的烈風鷹,受到弟子們的鐘愛,人人都想挑一只。不過東方羽并沒有同意,而是組建了宗門護衛隊,將所有烈風鷹交給護衛隊管理。
宗門護衛隊負責島嶼守衛,大半弟子都要參與飛羽島的守衛巡邏。每天會有六名弟子,分成三組,騎著烈風鷹,輪流在飛羽島上空巡視,防范可能出現的敵人。這項制度將慢慢在飛羽宗形成慣例。
這幾年,靜恒城的飛羽閣,由孫衍和陶婉茹輪流執掌。經過幾年時間經營,飛羽閣已經積累大批穩定客源,加上宗門島嶼每年為其提供大量貨源,飛羽閣已經在靜恒城站穩腳跟。
這幾年,東方羽師兄弟在修仙百藝上各有進步,宗門弟子在修仙百藝上也有一些成果。宗門每年都會煉制大量的符箓、丹藥、法器等靈物。飛羽島每年還會穩定產出大量靈谷、靈藥、靈獸等資源。
宗門出產的大量靈物,皆靠飛羽閣賣出去。這些靈物,若是批量出售給其他商行,宗門的收入必然會少很多。只有放在自家的飛羽閣,靈物才能賣上更好的價格。扣除門中各項消耗,飛羽宗每年有超過六十萬下品靈石的進賬。
幾年下來,宗門儲存的靈石超過三百萬。比起購買島嶼和建設宗門的花費,這些年賺的靈石還遠沒有回本。不過再過二十年,宗門投入的靈石,肯定能賺回來。東方羽師兄弟對此充滿信心。
宗門有這么多靈石,東方羽和孫衍商量一陣,決定在新大陸最大的仙城新海城,將飛羽閣第二家門店開起來。這間店鋪將和靜恒城的店鋪相互配合,收購本地出產的一些特有靈物,然后來回倒賣。
在靜恒城與新海城倒賣靈物,比起將靈物販賣到正魔戰場前線,利潤差遠了,不過勝在比較安全。當然,干低買高賣這類生意的商行很多,競爭不小,但只要飛羽閣建立了完善的渠道,宗門依然有利可圖。
現在飛羽閣也只是嘗試一番,慢慢地摸索這里面的經營之道。若是計劃可行,飛羽閣將建立初步的商業網絡。東方羽和孫衍預計,短時間內,這種倒賣肯定沒有多少利潤。不過商業經營大多都是細水長流,一夜暴富反而是少數。
飛羽閣現在的目的也不是賺多少靈石,而是建立成熟的商業網絡。只要飛羽閣將完善的商業網絡在天穹界建立起來,除了掙靈石,還有很多其他好處。例如搜集各種情報,收購珍稀靈物,獲取修仙傳承等等,皆有大用。
孫衍帶著胡興財去了新海城,準備鍛煉他這方面的能力。宗門已經決定,將胡興財培養成一個能獨當一面的合格掌柜。到時候,靜恒城的飛羽閣,可以放心地交給胡興財管理。孫衍可以將精力放在新海城的店鋪或者建立新的門店。
這一年春耕結束之后,謝云、李醇和聶泳仍然堅持去散修之城歷練。獵殺妖獸的黃金十年已經過去,如今獵殺妖獸的收益少了很多。不過這兩年還有賺頭,他們決定繼續到東海荒原歷練一年。
后面的日子,他們就不會頻繁的往來散修之城了。除非他們將飛羽閣的分店開到散修之城。不過東方羽已經制定好計劃,飛羽閣暫時只在新大陸發展,不會去其他大陸開設分店。
三個師弟離開之后,東方羽和蕭歸將一百萬下品靈石,埋入三座護山大陣所在的靈脈之中,以防將來有強敵攻打飛羽島的時候,島上護山大陣不能發揮出四階大陣的威力。
宗門有了足夠的靈石,東方羽又決定,拿出三十萬靈石,重新修建宗門道觀。之前的宗門道觀,是用普通的木材磚石修建而成,十分的寒磣,根本不像修仙門派的山門。見識過其他門派的山門之后,東方羽早有了重建宗門道觀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