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九月,董卓強行迫使幼帝來到嘉德殿內,他又號召朝中文武百官,齊聚一堂
見朝中文武公卿皆如約而至,靜待時機成熟以后,董卓在鄔文化和牛魔王兩位猛將的護衛下,大步邁至殿中央,只見他視皇帝如無物,背對著幼帝,環視殿中百官,而后其從腰間拔劍而出,置于手中,滿臉戲謔的看著眾人,緩緩說道“天子無才無能,不足以庇護大漢王朝的江山社稷。如今我有策文一道,正好可以放在此時宣讀,還請諸位公卿洗耳恭聽”
董卓遂命女婿李儒走至自己身旁,宣讀此策曰
孝靈皇帝,早棄臣民;皇帝承嗣,海內側望。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居喪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后暴崩,眾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毋乃有闕陳留王協,圣德偉懋,規矩肅然;居喪哀戚,言不以邪;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茲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后還政,請奉陳留王為皇帝,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
大概意思就是說幼帝即位以來,個性輕薄不莊重,缺少威嚴,居禮輕慢,德性惡劣,有辱皇權。而皇后教導無方,沒有國母樣子,再又干涉朝政,搞得朝廷之上烏煙瘴氣;相比起幼帝來說,陳留王德才兼備,謹言慎行、美名遠揚,適合接續漢室皇權
隨著李儒讀策完畢,董卓面露寒意,嘴角微微上揚,只見他當著殿中群臣惶恐且難以置信的目光,呵叱左右護衛鄔文化和牛魔王前去將幼帝扶下殿,并且解掉他的璽綬,讓他對著北面長跪,俯首稱臣,聽命于新君的號令。
幼帝年齡甚小,如何見過這般場面當堂便嚎啕大哭起來,惹的殿中百官面色難堪,想上前勸慰,卻又畏懼董卓之威,不敢造次
見朝中百官無人膽敢上前勸慰幼帝,董卓遂大喜,而后派遣殿外早已全副武裝、裝備精良的甲士出動,以南宮長萬、王豐、梁林、梁方為首,前去呼來太后,讓她褪去皇后之服飾,等候新皇帝的敕封。
皇帝與皇后兩人長跪與殿北,皆相相擁而泣,漸而號啕大哭,殿中群臣皆感到內心陣痛,驚怒董卓此賊之行
此時,殿中有一大臣,邁步從百官之列中走出,只見其抬臂指著董卓的鼻子,憤怒的高聲呵斥道“賊臣董卓,目無尊長,趁著麾下甲士萬千,便敢廢立君王,竟敢為欺天之謀,我愧于先帝之臣,當以頸血濺之”
只見那官員血淚縱橫,捶胸頓足,而后揮舞著手中的竹簡,想要沖上殿中央攻擊賊臣董卓。
董卓見有人敢忤逆自己,遂勃然大怒,忙喝麾下眾武士將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給拿下,群臣見之,趕忙俯首求情此人乃尚書丁管也,還請董公勿要害其性命
怒上心頭的董卓哪管得了這么多管你是尚書還是司徒,亦或者是太傅,只要敢忤逆自己,那便一律斬殺
“帝師金臺可在此賊該如何處置,無需卓廢話吧”
帝師金臺眼神陰翳且復雜,其看著長跪于殿內的幼帝和皇后,無奈唏噓一口氣,而后拱手出列,一拳打懵丁管,而后拽著他的脖頸出殿,遂命麾下士卒將之斬殺,此后提攜丁管項上人頭入殿,拋擲于董卓腳邊,拱手退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