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前文說道,董賊指派李儒與李肅前去游說并州牧丁原義子南宮長萬,以利誘之再輔以情緒波動,南宮憤恨不平,遂于夜中率軍兵變,斬其義父丁原,持其首級歸入董軍之中,拜董賊為義父
南宮長萬率麾下并州軍入得董營,董卓赤腳相迎,遂收其為義子并且拜為都騎尉、中郎將、都亭侯,再又指使其率麾下殘部前去歸攏原并州牧丁原麾下各方郡守勢力。
南宮長萬率部北上,沿途郡守見之皆望風而降,碩大的并州如今只剩下太原郡和北部的雁門關兩地尚未歸順;雁門關乃是郭蘊之舊屬,素與原并州牧丁原交好,如今丁原慘遭南宮長萬所殺害而身死,其部被迫北上第一時間便入得雁門關內,尋郭蘊庇護
郭蘊本就率得雁門關將士三萬有余不愿觸怒董卓,如今卻新得好友舊部丁得孫、魏續、曹性、丁謂等人來投,一時間不知該偏向何處,遂與北上的南宮長萬部旅發生了沖突。
郭蘊率軍出征,列陣于雁門關外的廣武縣處,對戰南宮長萬的西涼鐵騎和并州狼騎混合軍
初時,郭蘊率部設下埋伏,以箭雨中傷敵軍百余人,而后率軍嚴陣以待,其此舉卻是導致南宮長萬勃然大怒,且見其南宮竟直接持戟縱馬,飛馳而出。
南宮率麾下大將南宮牛、郝萌、成廉、宋憲、侯成、鄒淵、鄒潤七人及全體將士,徑直殺入敵軍陣營之中,以一己之力強行鑿穿對面大軍,并且在萬軍叢中斬殺郭蘊,喜得大勝
郭蘊卒,致使雁門軍中群龍無首,兵馬大亂相自潰逃,期間并州殘軍丁謂、丁得孫、丁復、魏續得知此消息后,趕忙攜郭蘊之子郭淮逃離雁門關,向北逃去,不知所蹤。
南宮長萬即收雁門郡后,縱容麾下混合軍于廣武縣嬉戲為非作歹三天三夜,此后再繼續率軍東進太原郡,欲尋郡守趙匡胤發難
行軍期間,南宮長萬麾下將領宋憲提議,可命一使者前去太原郡打聽趙匡胤的想法,若是其愿意率軍投入董公麾下,則萬事大吉,兩者相安無事;若其不知好歹,負隅頑抗,則我軍直接壓境,收復太原郡,統一整個并州。
南宮長萬遂聽從,而后便派遣宋憲與侯成兩將前去說服太原郡守趙匡胤
此時此刻,并州牧丁原被害的消息早已被太原郡守趙匡胤所知曉,隨即他又得斥候來報,南宮長萬率混合軍進攻雁門關,誅殺雁門關太守郭蘊的消息,如今并州只剩下太原郡一地尚未歸降,南宮必率軍前來。
斥候匯報完情況便轉身離去,卻見趙匡胤切齒大怒,拔劍砍堂前虎案
“南宮反賊,丁公收其為義子,今殺之而投董卓,真三姓家奴也我必當興軍討伐,誅殺董卓、南宮長萬等賊,匡扶漢室。”
正值趙匡胤暴怒之際,卻見他旁邊心腹軍師趙普急道“將軍暫且先平息雷霆怒焰,謀劃長遠之策。今我并州兵馬精銳盡在北方對抗異族趙匡胤亦派遣軍隊前去支援呂布抗擊異族,而此地兵不過萬,董賊卻是有西涼軍二十余萬,身邊更是有牛魔王、安祿山、寒澆、爾朱榮、史思明、華雄等當世名將及李儒等陰險狡詐之輩,更有黃巾賊眾王莽、王豐、梁林、梁方、鄔文化、王顯、王立、林沖以為爪牙之用
賊眾我寡,不可強逆,還請主公三思而后行”
聞得趙普勸言,趙匡胤稍稍平息怒火,而后將手中佩劍入鞘,心平氣和詢問道“難道我們就這樣坐視不管,眼睜睜看著董賊一家獨大然后對于董賊霍亂朝綱之事,熟視無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