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注視著雪白小狐,頗多不舍,又有少許釋然。
小狐貍抬起前爪想抓住老僧,但老僧身形化作一個個金光閃爍的佛印,漂浮在小狐貍身旁。
小狐貍仰頭哀嚎,額頭飛出一顆拇指大小、的純凈光球,在這光球之內,一只雪白小狐蜷縮著身形,在那靜靜旋轉。
佛光包裹在這小狐之上,一層又一層復雜禁制將其包裹,而后送入了王升胸口,鉆入王升‘體內’。
那一瞬,王升頓時感覺到了跟眼前這個小狐貍多了幾分親近,多了幾分熟悉感。
然而,不等王升開口說話,一幅幅畫面出現在他心底。
這些都是這小狐一縷命魂所帶來的記憶……
一幅幅畫面看過去,王升頓時明白了前因后果,也突然明白了,為何當年陣靈前輩口中說出‘小狐貍’時,似乎頗有深意。
……
隋末年,天下大亂,妖魔叢生,一個行俠仗義的道士遇到了一個四處宣揚佛法的禪師,兩人引為知己,相交甚篤。
那道士道號清林,乃是大名鼎鼎的蜀山劍宗掌門的嫡傳弟子,有‘清’字做道號,他便是定下的下一任蜀山掌門。
禪師法號‘三通’,卻也是佛法精深之人,兩人闖蕩一番,聯手斬殺不少妖魔之后,各自回山修行。
數十年后,清林道長突破大境界靜極思動,尋訪山中修行的三通禪師時,卻發現三通禪師養了一頭狐妖,這頓時引發了兩人論道。
其時狐妖并未化形,但在三通禪師的‘培養’下,修行進境有些‘可怕’。
清林覺得三通走了岔路,這是在養‘妖’為患;三通禪師卻道‘既然人可度,妖為何不可度?佛說要普度眾生,我教她行善又能如何?’
兩人爭執不下,最后差點大打出手。
但清林也并非死板之人,見三通禪師將這小狐貍當成了徒兒,索性就在此地住下來,慢慢勸他。
這一勸,就勸了十余年,小狐貍化形為人,卻是個亭亭玉立的少女,被三通禪師賜名‘兮蓮’。
清林道長和三通禪師的爭執依然未下,他們二人決定讓兮蓮去世間行走,他們兩個在暗中觀察,讓兮蓮看看這世間繁華、妖魔亂象,再看兮蓮會受到哪般影響。
這一闖蕩便時許久,兮蓮一顆佛心未失,心底兇性早已被佛法磨平,四處行善、四處助人,讓清林道長無話可說。
于是,一道士、一和尚帶著一名妖修少女,在世間開始肅清妖魔,闖下了偌大的名頭。
而在這過程中,和尚將少女看做自己女兒,而少女也將和尚看做是自己父親;但那英俊不凡、神通廣大的道長,卻慢慢住進了少女心中。
一番單方面的癡戀,卻始終不會有結果,畢竟這道士是蜀山是未來的掌門。
且清林道長發現此事之后就立刻回避,歸于蜀山。
兮蓮日思夜想,再也無法靜心,一顆芳心都系在了清林道長身上。
三通禪師也沒辦法,于是直接到了蜀山附近,在蜀山后山之外起了個小小的院落,便是這紫巖寺的前身。
清林道長時常過來尋訪三通禪師,兩人喝茶下棋、談論道佛之法,那美貌的少女侍奉在一旁,小心翼翼收斂著心底的心意。
終于,兮蓮決定,等清林道長下次過來,就對清林道長言說自己心事,但清林道長那次來,卻說了個大事。
天界招兵,他要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