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與之相匹配的數據存儲交換設備,遠在全實衛星網絡體系研發成功三十年前,就已經成熟。
這個技術基于著名的光電子研究所馬蒂納斯中心首席研究員拜萊斯納發現了一個現象——通過在在純硅玻璃上添加微點,也就是三維像素,用以改變光線穿過玻璃的方式。
很快,這種微點被研發成鍍層,可以利用電子,對微點進行擦寫雙向操作。
以此為基礎,三位像素光學解碼器很快被研發了出來,被形象命名為“水晶”的存儲設備,成了人類克服海量數據存儲的神器。
全景公司收購馬蒂納斯中心后,最終選擇在整個月球大環形山——“月坑”的底部,建立“谷倉”,用于安放存儲設備。
并且在其上建立光伏電站,利用鋪設在月坑谷倉上的光伏電池板,為谷倉提供所需能源。
緊跟著,全感信息網絡的終端設備——全感生態艙也研發成功。
高效光伏發電設備,液態石墨高功率電池帶來的免費清潔能源;與“谷倉-天網”架構帶來的免費信息共享,這兩大技術的突破,給人類世界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谷倉”與“天網”建設好十年之后,地球聯盟宣稱,人類歷史進入了最好的時代。
之后人類用了一百多年的時間,打破了種族,文化,階級,財富,宗教,道德等諸多阻礙人類發展的壁壘和束縛,解決了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諸多人類社會問題,讓每一個人都最大程度的獲得了物質自由和精神自由。
每一個人都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追求自己的理想,信奉自己的信仰,選擇自己的生活,實現自己的價值。
人類,首次實現了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的“普遍性冗余”,人類歷史,第一次邁入了數千年前由啟蒙文明的先哲們所提出的,代表人類最光輝最理想的社會模式——“大同盛世”。
聯盟主席,偉大的科學家、政治家,劉向東之重孫劉勝利,在聯盟會議宣稱,以在大西洲莫里布山發現的最久遠人類化石的年代作為星球人類史的起點,定義為人類紀元元年。
同時,將人類歷三百七十七萬六千八百三十五年,也就是人類進入大同社會的第一年,定義為“大同元年”。
之后的人類,度過了歷史上“最幸福的四年”。
大同四年三月十三日,也就是唐寧陷入沉睡那天,大災變突然爆發了。
世界立即陷入了混亂。
聯盟啟動了已經上百年沒有使用過的災難預案,以應對這一場巨大的危機。
但是病毒爆發是全面性的,加之星球上當時已經沒有了軍隊、警察、國家和熱武器,人們也不再適應那種紀律性的群居生活,不死人肆虐不過短短數日,全世界的人口就減少了一半。
社會癱瘓,生產停頓,良善泯滅,罪惡橫行……
人類創造的大同之世,戛然而止。
為了阻止事態的進一步惡化,大同四年六月三十日,全景公司切斷了天網城際通訊,呼吁人類脫離虛擬世界,回到現實。
然而此舉招致了強烈反對。
七月十三日,劉勝利再次直播全球演講,聲稱為了挽救更多人類,全景公司將關閉虛擬實感世界,將資源全力轉向生產。
就在劉勝利呼吁人類從虛擬世界里徹底解脫出來,勇敢應對當前危機的時候,被闖入的激進者刺殺。
以此為標志,人類進入了黑暗紀元,世界更加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