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那個全身防護的設計軍方立刻就拿過去了,只將護板改成了帶筋薄合金鋼板,就這樣也將成員負重增加了三點五公斤,但是……先搞清楚防彈和防咬的區別好不好?!
無論如何,漢安基地至此算是正式站穩了腳跟,中秋節那天,唐寧終于能夠抽出點空,帶著自己幾個組長去資州,拜訪野戰三師師長段利鋒。
因為隨行還帶著三車供電單元配件,段利鋒親自趕到磐石鎮迎接。
資州位于蜀都到漢安的中心節點之上,在天網地址分段中,北以簡州荒鎮為分野,南以磐石荒鎮為分野,是如今龍泉山脈東面第一大城,殘余人類兩百萬。
大同社會的時候,這里的農業、食品加工業、農機工業非常發達,曾經是盆地重要的糧食基地。
但是在大自然的反撲中,農業城市受到的摧殘是最厲害的,主要是因為田野里滋生了大量變異動植物,以及相對分散的人口分布,讓人類在斗爭中處于絕對的下風。
大變故之后,直到大同十年,警備軍新成立的野戰三師才打通龍泉荒鎮通道,到資州駐扎了下來。
野戰三師上下抱著背山決死的勇氣,和盤踞在資州的舊式軍閥展開了殘酷的戰斗,徹底鏟除了當地大大小小的武裝勢力。
直到那以后,資州才算是真正的安定下來。
道路兩側都是豐收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將稻株都壓得低伏了下來。
無數自動收割車在水被放干,有曬硬了地面的稻田里收割。
段利鋒一邊駕車一邊介紹:“每年到這個月份,就是資州最麻煩的時候,糧食必須抓緊收割入庫,否則會引來超級大麻煩。”
“什么樣的超級大麻煩?”
“鳥災和鼠災。大量的飛鳥和田鼠會聚集到這里,然后引發獸潮。”
“資州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兩次大獸潮,野戰三師的戰績,五成都是在兩次資州保衛戰中創下的。”
唐寧在聚居地發展史短片上看到過這樣的記載,段利鋒在資州如此一言九鼎,就是他兩次成功保衛了資州,保衛了兩百多萬人的生命。
“我不是抱怨什么啊唐老弟。”段利鋒說道:“這些糧食靠攤曬是絕對來不及的,只能通過烘干入庫,因此每到**月份,就是我資州的用電高峰。”
“既要完成防守任務,軍用設施必須全體充能待命;又要投入大量車輛搶收;還要烘干,入庫。這些年資州沒出事兒,那是運氣,照這樣持續下去,遲早要完!”
“我給資州定下的底線,是糧食自足必須保證兩百萬人五年儲量,要完成這個目標,這地就還得種下去。”
資州糧食充裕,城防堅固,結果就是人口的增長。
在聚居地五大城市當中,資州的人口的增長是最快的。
段利鋒的做法有很多自己的小九九在里邊,但是他做到了讓資州居民不用擔心挨餓,人均可支配農產品是蜀都的二點五倍,這卻是實打實的功績。
唐寧點頭:“種地也不光是種地,這還是一個和周邊森林爭地,開辟城市周邊緩沖區的過程,對城市防御也是非常重要的。”
段利鋒左手控制著方向盤,騰出右手對唐寧豎起了大拇指:“老弟真是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