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隊你也是受害者,表彰大會上的那支槍,就是不法分子利用這樣的漏洞和渠道獲取的,要是監督到位,我們起碼能夠最大程度上堵住這樣的漏洞,對吧?”
“再說關于漢安基地的發展,漢安基地,是科學院的研究基地,其目的是為了科研。科研嘛,當然很重要,兩百名武裝人員,保護一百名科研工作者,任務已經非常沉重了。”
“當年聯合理事會搞去軍閥化,搞內政、科研、軍事三權分立,其目的就是實現專業化,規范化,防止出現新的軍閥。”
“這可是如今蜀州的政治基礎,不好違背的啊。”
“因此在我看來,三百人的后勤保障,按照漢安基地設立時的協議,交給蜀都來負責,如果覺得不方便,交給資州來負責也行,兩百萬人口的城市臨管會都能管理好,也不在意多漢安基地這三百人,是吧?”
“所以我對唐隊搞農業基地的做法有點困惑,在我想來,唐隊在汪院長和張總隊的領導下,搞好基地保衛工作和人員安全工作,讓科研人員能夠專心致志地利用漢安城虛擬資源,搞好科研。”
“甚至把那個高新工業區恢復出來,搞一些產研轉化,也是沒有問題的,何況就算不搞,都已經超額超值地完成了任務,對吧?”
唐寧微微一笑:“看來曹主任是很關心漢安基地的發展啊,那我先解釋一下你的那個困惑吧。”
“的確如曹主任所說,漢安基地目前已經完成了聯合理事會和科學院交代下來的任務,但是這個任務,我認為只是浦秘書長和汪院長給我們的底線,是必須完成的。”
“基本任務完成之后,當然要讓它更好地發揮出其獨特的優勢,為聚居地做出更多的貢獻,這一條,和聚居地設立貢獻點制度的核心精神——鼓勵所有居民,團體,為聚居地的共同發展,力所能及地做出盡量大的貢獻,是非常契合的。”
“我不知道曹主任知不知道我的背景,我是去年三月加入的聚居地,在此之前,一個人在蠻州生活。”
“我能夠從蠻州穿越叢林抵達漢安,不是因為有多大的本事兒,其實只有一條——盡最大的努力,做好一切應有的準備。”
“我承認,漢安基地只依賴蜀都和資州的供給,一定也會發展得不錯,我也相信,只要我們開口,曹主任這里,一定會大力支持我們。”
“但是我的想法是,還能不能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做得更好呢?”
“在通道暢達,給養不受任何條件限制,足以滿足漢安基地所有隊員生活的很好的情況下,再開立一個能夠滿足漢安自身生存的農業基地,目的是什么呢?”
“目的就是哪怕有千萬分之一,億萬分之一的可能,漢安基地被隔斷了給養,需要獨立生存的時候,它能夠具備這樣的能力。”
“這就是我能夠從蠻州抵達漢安,加入聚居地的根本原因,哪怕意外只可能在億萬分之一的可能下發生,只要我力所能及,我就要為之做好準備。”
“叢林生存會發生各種意想不到的意外,我非常討厭那樣的意外。”
“因此在基地外建立農業區,讓漢安城獲得獨立生存的能力,我不認為是毫無必要。最起碼的,也能算是在給養渠道通暢的情況之下的錦上添花,多一個備份應急方案,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