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當你們汪院長說想在漢安搞個試點,我同意了。”浦修全說道:“她說我們其實可以在天網規則下再制定一層規則,利用由我們控制的‘網下之網’,來解決這個問題。”
“不打通城際交換,其實也不能解決問題。”唐寧說道:“最多只能作為初步實驗,為以后接收天網打下基礎。否則管理一個獨立城市,天網原有的公共管理體系就足以完成了。沒必要多此一舉吧?”
浦修全笑道:“一眼就看到核心了,正是這樣。其實我還有一個想法。”
“那就是將城際天網交換移到地上來,我們在地上打造一個能夠用于傳輸各地信息的神經網絡來!”
“今后由天網負責獨立城市的運算存儲類工作,而如跨地區性,全局性資源調配這樣的工作,以及重要數據共享等工作,則全部轉移到地面上來。”
“我們可以將塔層一步步建立成數據處理中心,代替和補充上天網被中斷的那部分聯系。”
“這個工程會異常浩大。”唐寧已經被浦修全的這個計劃嚇到了,不禁有些擔憂:“秘書長,我們有生產這么多交換處理器的能力嗎?”
天網就好像是一鍋湯,不過表面蓋著一面鍋蓋,鍋蓋上有很多可以插吸管的洞,大家將吸管插進去喝湯。
加工是在鍋里進行的,高效快捷,現在的問題是,調湯的那柄大勺子給劉勝利撅了,大鍋蓋也被劉勝利給鎖上了。
浦修全的想法,是要制作出一批小勺子,將小勺子順著吸管洞插入到鍋里去一起工作,通過這樣的辦法得到調配那鍋湯的能力。
而同時控制那些小勺子的手,就是他所說的數據處理中心。
這無疑是一種費力的破辦法,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將鍋蓋揭開,直接拿新作的大勺子調湯。
不過相比后者的難度,前者至少不用廢力去撬開鍋蓋重配大湯勺。
雖然小勺子的力量尚不足以調動整鍋大湯,但起碼也是人類重新將手伸向天網總控權的一個初始嘗試。
要是真的成功了,好處當然是不言而喻的,光是將南半球那些閑置的天網資源調配給北半球,人類都將因此受益匪淺。
“所以接下來我們的工作重心,會設置在北面,綿州。”
“不是鹽都?”
“鹽都也很重要,不過那只是對我們下一步工作的掩護。”浦修全說道:“鹽都,那只是錦上添花;綿州電子工業基地,才是真正的關鍵。”
大同時期的綿州,是整個東亞地區最大電子工業基地,能夠生產各類高端的芯片、處理器、存儲器等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