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世人能記住的永遠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只是現在阿壩村剛好就合適,也完全可以一試,萬一能成功的話,脫貧攻堅的典型案例不就出現了嘛。
韓非的事業發展方向畢竟是想賺小朋友的錢,所以先做點好事,給自己積累一下口碑也挺好的。
韓非可不想像老馬那樣,完成資本積累以后就被別人狂噴,人總是想給別人留下個好印象的不是。
......
流量永遠只是暫時的,但是經典卻是永恒的。
韓非發表的短篇小說《項鏈》,以及王倩所演唱的歌曲《同一首歌》,這兩個幾乎可以被當作是傳世之作的作品,絕對不會因為時間而蒙塵。
事實證明,北海娛樂力推這首歌曲的決定是多么的明智。
8月12號,在《同一首歌》正式上架的一周以后,歌曲迎來了用戶訂閱的歷史新高點。
同樣,經過雜志和期刊的二次曝光,韓非發表的短篇小說《項鏈》,已經正式進入到了今年九州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的作品行列。
而就在今天,韓非為了給一千零一夜故事話本的發售創作流量而發表的第二篇命題文短篇小說《變形紀》,正式結稿完結。
韓非發表的第三個章節名為,【格林之死】。
文如其名,文章的最后一個大章節講述了,因為格林現在的這幅模樣,導致他失去了推銷員的工作,一家人不得不自己外出打工賺錢。
原本是家庭支柱的格林變成了如今這樣一個只會占用家庭資源的廢物,家人們開始對變為甲蟲的格林忍無可忍。
于是,妹妹最終提出將自己的親哥哥趕出家門。
格林在親情冷漠的情況下饑寒交迫,并且患病在身,但是他卻仍然心系著家人,然后他的頭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后一絲氣息,帶著滿腹的擔憂和內疚看著家庭的不幸。
而更不幸的是,他最終在社會和家庭的唾棄中,無聲無息的死去。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是格林死后,一家人的如釋重負。
格林的父親甚至說出了,“讓我們感謝上帝吧!”,這樣的話。
其實在很多讀者看來,格林的悲劇其實已經在前一篇中就被奠定了,只是他們真的沒有想到韓非會給格林安排一個如此悲慘的結局。
這何止是慘,簡直是大大的慘,慘絕人寰的慘。
很多敏感的人看完韓非的這篇小說,他們就只看見了活生生的“吃”、“人”兩個字。
變形?究竟是誰變形了?是格林變成了丑陋的蟲子,還是資本下的經濟社會被金錢和利益扭曲到變了形。
所以韓非發表的這篇《變形記》的主題思想是,人的“非人的”思想變形。
再一次,韓非在作品的立意上就甩開了榜單上同期的其他作品。
因為韓非的這一篇小說中,沒有對主人公格林進行過多的心里描寫,也完全沒有塑造出他是怎么的性格,只是很多時候都在用詞語去表現一只大甲蟲的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