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的張正業打斷了兩人的斗嘴,經過兩人的唇槍舌戰之后他已經明白事情的緣由,心里有了決斷:“本官宣判,班頭趙青桐因與童文林之子童茂發生口角引發沖突,致使童茂受傷,所以趙班頭,本官罰你三個月的俸祿作為湯藥費給童茂補償,你可有意見?”
“卑職沒有意見。”
趙青桐自然沒有意見,張正業明擺著是在袒護她,捕快的俸祿低下是出了名的,如果單靠俸祿吃飯,捕快們早就餓死了,每個捕快都有外快養活,所以罰俸三個月的懲罰只能說不痛不癢。
對于這個宣判童文林自然是不滿的,但也沒有辦法,雖然他是個文人,地位比普通百姓高點,可背后并沒有勢力撐腰,無法對官府施壓,張正業根本不買賬。
所以童文林只得惡狠狠地瞪了趙青桐一眼,讓下人抬著兒子回去了。
“謝謝大老爺。”
待到人們都散盡后,趙青桐對張正業拱手道。
“不必多言,你是本官的人,自然不會害你。”張正業擺擺手道,“你做的不錯,雖然早上立威時廢了一個捕快,不過效果也是很顯著的,如果我當初有你這股狠勁...哎,算了,不提了。”
張正業嘆了口氣,離開了公堂。
望著他離去的身影,趙青桐若有所思,在市井傳言中縣令張正業是一個十足的酒囊飯袋,將慶陵縣城治理得烏煙瘴氣的,除了沒有做過惡事之外簡直被人說得一無是處,不過眼下親眼得見后趙青桐卻覺得張正業并沒有傳聞中的那么蠢笨,心中也有抱負。
不過這都與自己無關,趙青桐隨即也離開了公堂。
......
趙青桐當上班頭的第一天,她的惡名便在有心人士的散播下不脛而走。
很多慶陵的老百姓茶前飯后都在閑聊八卦,例如當街打人、將仗義執言的捕快(麻子臉)打出縣衙,更有甚者傳言她與縣令有一腿,所以縣令才會如此袒護她。
這種謠言趙青桐倒是沒有理會,謠言這種東西堵不如疏,她越是抓狂,越是在意,反而會把謠言變成事實,三人成虎,自古人言可畏。
不過這也不代表趙青桐不動怒,她交代了蘇二小,讓他暗地里找出謠言的源頭,待到抓住那個惡意散播者后,她會讓對方知道招惹自己的代價。
“泰寧。”
伸了個懶腰,趙青桐叫道。
“班頭,小的在。”
在趙青桐身旁,一個身材高大的年輕人連忙應聲,他就是趙青桐口中的泰寧。
泰寧去年才接了父親的位子,在一眾捕快中是除了趙青桐之外最年輕的了,而且他也是這幫捕快里面少有的對趙青桐沒有絲毫怨言和不滿的人,因為在見到趙青桐第一眼時,他就對其心存愛慕了。
“有哪些商鋪和生意是受咱們照顧的?”趙青桐詢問道。
她很清楚憑捕快的這點微薄的俸祿是不可能養活全家老小的,都有外快,其中就包括征收的保護費,這也是捕快們的主要收入來源。
“回班頭,天水街是咱們的地盤。”
“走,去瞧瞧。”
隨后趙青桐便帶著蘇二小和泰寧兩人離開縣衙,向天水街進發,沿途上所有路人都在望著三人,小聲議論,讓蘇二小和泰寧很是不安。
反觀趙青桐倒是泰然處之,毫無波瀾,前世時她作為地下拳手,需要面對眾多的觀眾,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心理素質是決然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