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問句像一顆顆石頭敲擊著李中舉的心坎兒,他抿著唇,倔強的回道“豐爺爺,我知道我現在醫術不好,但我會好好學的。我一定先自己學好了再教人,不會讓我的學生治死人的。”
娘那么相信他,為他驕傲,他不能讓娘失望。而且娘不就是他給治好的嗎,這說明他對于醫術還是有一定天賦的。只要他多學一點這方面相關的知識,一定能教好別人。
“還教別人呢,你先治好了自己的癆病和舌頭吧。”一塊來湊熱鬧的要水家的鼻子里哼哼,不大的眼睛里裝滿了不屑。
李中舉抬起頭,眼睛亮亮的望向大家,“我要是治好了自己的病,大伙兒就讓自己家里的孩子來我這學習”
要水家的一噎,她可沒有這個意思啊。
“你要是能治好自己的病,我就讓我家三娃子跟你學。”一個大鼻梁的漢子說道,然后又趕緊補充,“你只能自己治,可不能找別人幫你,還有要是來你這兒學習我們可是不交錢的啊。”
現在看病抓藥都挺貴的,像他們這些窮人家病了,都是憑著祖輩們積累的經驗和野方子去山里采藥。
如果病輕一點的,吃了藥后沒有拖成重病的話那就是活過來了,要是重病或者輕病拖成了重病,多半也就救不回來了。
要是村里能有個大夫,也是不錯的。自家孩子能學會點醫術那就更好了。
李中舉連忙應答,“不要錢不要錢,我一定會自己治我的病的,大家都可以監督我。”
聽他如此說,又有人起頭,不少人都有些松動,目光都看向了村長。
豐爺爺嘴都快磨破了就得到個這樣的結果,唉,算了,愛咋樣咋樣吧。
見豐爺爺都不管的背著手走了,好幾家都表態,要是李中舉能治好自己,他們就把孩子送來跟著他學。
不過他們也有自己的算盤,過些天暖和一點地里就開始忙活了,把家里需要照看的小孩子送過去正好有人幫著看孩子了。
不過這些表示要送孩子來跟著李中舉學醫的村民里不包括要水家的,她才不信李中舉能治好自己。
吃過了早飯,李中舉又繼續去伐樹,李思就囑咐他,“你現在身體還病著,不要太累了。”
被娘關心的李中舉正心里溫暖著,就聽他娘又道,“要是累了,就去山里采點草藥,把草藥的形狀和功效都寫下來。娘雖然要攢錢給你買醫書,但你的醫術這么高,自己編的醫書肯定比集上買得好。以后你就拿著你編的醫書教學生,不是會把學生教的更好。”
李中舉似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般,醍醐灌頂。是啊,他經常認錯草藥,要是把每一種草藥的形狀大小功效都記錄下來,那他就不會認錯了啊。
“娘,我知道了。”李中舉欣喜的伐樹采藥去了。
院子里,李思把裝好的兩個土袋遞給李中官,“綁到腿上,沿著村子跑二十圈,然后再去山里抓野雞,一準兒能抓到。”
李中官接過了兩個袋子,壓的他胳膊一沉。他滿臉苦相,“娘,這太沉了。”
“想想燒雞,”李思拍了拍他的肩膀,“燒鵝、燒兔子、燒野豬。”
每聽一個燒字,李中官的眼睛就亮一分,“娘,我聽你的。”
目送李中官從家門口開始跑步,李思黑潤的眸子中映著淺淺笑意。
“主人,他這瘦弱的身板,你讓他跑二十圈,不怕他跑著跑著累暈了啊”小黃豆飛在李思身邊,挺替李中官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