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些富豪人手里拿錢,李家已經做到了,而且還是他們心甘情愿快樂無比的送錢來。
李思經營的可不止百香果鋪,另外還有駐顏坊和行車坊。
駐顏坊是售賣各種面膜等護膚化妝品的,每一項產品都是李中舉反復研究制成的,當然,靈感來源于李思。
比如某天李思打水的時候從水面上看到了自己蒼老的樣子,就感嘆要是能永遠年輕就好了。然后孝順的李中舉就想起了某本醫術上有駐顏相關的記載,雖然不能真的讓人永遠年輕,但看李思現在的狀態可以知道也是有些效果的。
于是李思突發靈感的想到了可以售賣李中舉做的這些面泥,以改善家中生活,于是駐顏坊就跟百香果鋪一樣開遍了大晉。不過駐顏坊的用戶定位在上層人士,定價頗高,不少人都是以搶到了駐顏坊的新品而大肆炫耀。
行車坊就是售賣馬車自行車的店鋪,對,自行車。自行車是老二李中秀發明的,當然靈感也是來源于李思了。
李中秀每天都去鎮里上工,每天二十里路走的很快腳上就出了腳泡,李思作為親娘,當然就心疼啊。于是她又感慨了,“要是能用兩個輪子代替人的腳就好啦,老二就不用這么辛苦了。”
老二答“馬車呀。”
李思嘆了口氣,“咱這不是買不起嗎,唉,老二,要不你自己做一個吧,娘相信你的。”
為了不讓娘失望,也不讓娘看到他腳上起泡而難受,李中秀發憤圖強,修修改改終于在李思的建議下做出了一輛接近現代的自行車。
只是輪子上沒有輪胎,車座上也沒有彈簧和海綿,沒有兩天他就顛的受不了了。
路不行,他想修路,但是他還沒那個本事,只好再次改建。最終在家里齊心協力的幫助下完成了最終版的自行車,輪胎是李中舉研究出的某種跟橡膠類似的材料,彈簧是在李思的感慨下找到的靈感。
如今行車坊的馬車自行車都安裝了輪胎,走起來減少了很多顛簸,連京城中的達官貴人都以有一輛這樣的馬車而驕傲。
有人眼紅想偷那種橡膠的做法,但卻連行車坊的幕后老板都沒有查出來,那橡膠的出處更是無從所知。
李家現在說不上富可敵國吧,但也當得上大晉第一富商,只是沒人知道而已。
驕陽的想法本來也是李思的規劃,只是李思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合作。
現在驕陽提起了,她倒是個不錯的合作人選。
李思便道“那這件事就全仰仗公主了,若能在各地都辦了免費的醫學院和醫院,造福百姓,公主便是做了一件大功德呀。我們一家也都是苦日子泡出來的,對公主全力支持,無論需要多少資金,公主盡管開口便是。”
如果李家出面在全國修建了惠利百姓的免費醫院,那各地百姓全都夸贊李家而把皇家朝廷丟在一邊,那時估計李家也活不長久了。
而讓皇家出面,李家只在幕后支持資金的話,看似李家吃了虧,但這一份功勞別人不知道,皇帝總能看在眼里,他必然也會為了彌補而多方庇護李家。
幾天后,李中秀、李中官各自奔赴任職之地,李思他們也收拾了行囊,準備前往京城。
此去京城,一來跟驕陽回去商議普及醫院的事,二來驕陽聽說李中舉醫術高超,醫治好了很多不治之癥,便想讓他去給皇帝治療多年積留的頭疾。
第三嘛,就是給原主出出氣了。不知洪武那個無情之人過的怎么樣了。
話休繁說,一個月之后,一行人已經到了京城,租了一個小宅院住下。
“娘,今天晚上讓小寶跟我們睡吧,這一路上您也勞累了,今天就好好休息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