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足夠能力的時候自然需要韜光養晦,有能力的話為什么還要憋著,我故事里的主人公不是能忍,而是張弛有度。”
秦老笑了,目光中對李思的欣賞更多了一層,李思這時候的意氣風發讓他想到了年輕時的自己。
不過說起看李思的故事,也是偶然,秦老小孫子愛看,他也就好奇的看了幾眼,越看就越被那故事吸引了。
在他孫子看來,故事主人公的經歷跌宕起伏,有時候還會自身帶入一下大罵欺負主角那些人狗眼看人低,但在秦老看來,故事主角所經歷的事如果有心帶入,幾乎都跟華國所遭受的一樣。
他慢慢的就關注起了安源小報,也更對故事主角的每一次修煉起了興趣,那些修煉的深奧話語在光看故事熱鬧的人看來是艱澀難懂的,然而在秦老這樣的人來看就別有深意了。
故事是寫了主角從仙界頂端落入凡泥,又從凡泥一步一個腳印重新修煉成仙,突破之前障礙成為最強的,那么怎么把故事里的修煉思想具體套用到現在正沉溺凡泥的華國身上,讓華國正脫如今的泥沼,破繭成蝶。
他拿著安源小報找到了跟他并肩作戰過的同志,跟他們一起細細研讀了安源小報好幾個日夜,他們對安源小報是相遇恨晚,有了一些心得后就趁著秦老宴會叫來了李思相見。
幾人就研讀后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問了李思,李思都詳細作答。
這一聊就聊了兩個小時,經過和李思的面談,三人都覺眼心通明,就像一陣清風吹過,吹開了他們眼前的迷霧,看什么都無比清晰,也看清了分岔口的這些路哪些通向的是萬丈深淵,哪些通向的是康莊大道。
“安源還是離北陽太遠了,李小姐還是搬到北陽來住吧,我們也好照看你。”
宴會上李思的表現胡圓圓也是看到了的,她很喜歡李思的處事方式和幽默,經過剛才的一番暢談,她就更欣賞李思了。
李思生于安源那個小地方,然而經過這番對當下局勢的探討,三人都知道李思非池中物。
而且李思既然對當下局勢頗有見解,他們也默認了讓李思加入他們,所以他們就得保護好李思,之前也不是沒有發生過他們的同志被刺殺的事。
安源離北陽上百里,放李思一個人在安源,他們怎么能放心,萬一被那些人查到了李思,山高皇帝遠的,他們難免不能及時施以援手。“北陽如今的關系太亂了,我們與其在這里費盡心思的周旋,不如棄而舍之,另圖良所,來一招暗度陳倉。”
李思沒打算離開安源,雖然她有自己的私心,但她的建議也是當前形勢下的必然了,既然都要另選地方,為什么不選安源呢,何況有她在,安源的未來只會更好不會差。
三人互相看了看,用北陽來當幌子他們再選個地方布局這個想法他們也不是沒想過,但想來想去也沒想到個合適的地方,如果有李思在安源接應,倒是可以一試。
他們愿意一試,也是考慮到了安源有正氏的藥廠,把華國拖出泥沼,戰爭是免不了的,如果能有那一座藥廠的便利,可謂事半功倍了。
“這個想法我同意。”秦老斟酌著說道,但眉頭皺了皺,“如果選擇安源,那正氏藥廠我們必須爭取到,無論付出什么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