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花了一天看完了張先生留下來的日記,發現這位曾經有機會成為鑄造者,但是他拒絕了。
用他的話來說,知識不應該服務于一小撮人,而是應該服務于每一個人。
馬林不知道張先生是迂腐,還是說他真的是一個圣人……但是這一切都不再重要了,他死了,帶著遺憾。
馬林保留著他的電子腦,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回去看看,順帶去張先生的故鄉。
人死如燈滅,但是馬林也明白了張先生的觀點——杰森是他留下來的棋子,這數個千年里,他一直都在維護杰森的數據庫,強化安防,同時在改寫歐洲區人工智能的底層代碼。
現在,它們其實是聽命于杰森的。
馬林為此特意問杰森一個問題:“大毀滅之前,終結者一共拍過多少部。”
“一百多部吧,反正拍來拍去就是那樣。”杰森雖然這么說,但還是向馬林的平板里發了一百多個壓縮視頻:“感謝著作權法案吧,馬林先生,你現在可以免費地觀看它們了。”
“是因為年限到了嗎?”馬林問道,同時隨便點了一部看了一眼簡介——機器人與人類的戀愛悲歌?導演桐生洋太,什么時候日本人也能拍終結者了,時代真的是變了啊。
“不,因為聯合已經毀滅了。”杰森說完還哈哈大笑。
馬林也笑,同時點開了另一部看了一眼簡介,機械與熱舞的交融,感受印度導演桑賈尼·辛格初登場的魅力。
于是馬林看了一會兒內容,當終結者下地問當地的匪幫要褲子而不得,于是變要為搶,雙方這架打著打著就開始群舞的時候,馬林將這部片子拉進了回收桶。
印度佬師承荷里活歌舞片,但也不要發揚到如此扭曲的地步吧——都什么年份的事情了,怎么還跳舞啊。
人家荷里活幾百年前都只在歌舞片里這么玩了,你們……簡直有如陋習。
“馬林先生,您不喜歡印度導演嗎?”杰森問道。
“不,我想知道,種姓制度還在嗎。”馬林反問。
“萬事萬物的存在總有因果,馬林先生,印度人需要它們,我們沒有理由強迫它們改變這一切。”杰森的回答鏗鏘有力。
馬林對此笑了笑:“你看,這就是我為什么討厭他們的原因。”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坦蕩蕩,討厭什么,也要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想到這里,馬林突然想到了一點:“對了,tlou有partⅢ嗎?”
“有啊,還有partⅣ呢,都是那個時代最經典的啊,媒體都打滿分,打低分的都是云玩家什么都不懂,可惜了這樣的佳作。”杰森說這話的時候,有一種馬林熟悉的味道。
“杰森,你挺陰陽怪氣地。”馬林回憶了一下,不由得發出了感嘆。
“謝謝,張先生也這么說過我,不過他說,學會這樣說話,是我們成長最重要的一步之一。”杰森發出了由衷的喜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