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四院的學術能力很可能無法支撐他們完成相關的病歷完善和后續的深入研究。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張智甫教授雖然能力很強,但畢竟不是遺傳學方面的專家。而且他雖然有教職,但本職工作還是一線臨床。更重要的是,由于疾病影響,張教授……他可能堅持不到研究完成的那天。
學術研究不光要看能力,同時也得考慮包括研究人員的精力和健康等等一系列條件。孫立恩自認學術能力尚不足以完善這項研究。徐有容和袁平安倒是可以,但他們現在并沒有太過急切的論文需求,兩人反而是平時工作繁忙,難以兼顧。
布魯恩博士就不用說了,他自己基本沒有搞過什么科研。從開始工作到現在,都是徹頭徹尾的臨床人才。而帕斯卡爾博士雖然有自己的實驗室,但他現在關注更多的還是和免疫相關的機制研究。對于遺傳性的疾病……他也不對路數。
稍一思索,孫立恩就能肯定,這個病例留在診斷中心甚至留在四院,都未必能夠順利進行下去。就算能完成研究并且發表出來,時間恐怕也會拖的很久。
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還是引入其他醫院的專家。他們能夠為唐敏的治療獻計獻策,能夠完成相關研究的后續工作,最重要的是,他們不光能任勞任怨,同時還能對診斷中心乃至四院心存感激。
畢竟其他醫院可不是每年都能遇到這樣的機會的。事實上,除了**以外,中國醫生首先發現的,有且僅有克山病這一種疾病而已。
“是應該請外院專家一起討論一下。”張智甫教授很敏銳的察覺到了孫立恩的用意。他對此沒有任何不滿,反而贊賞的點了點頭,“如果真的能夠確定AQP4蛋白表達不足綜合征存在,這對其他患者也是個好事。”說到這里,老張突然露出了一個有些不懷好意的笑容,“然后這種癥狀,我覺得完全可以命名為‘孫立恩綜合征’。”
這是一個流傳多年的老笑話,關于醫生要向患者傳達的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的老笑話。“壞消息是你要死了,好消息是我們將以你的名字命名這種疾病。”
事實上,醫學領域和其他自然科學領域一樣,命名基本都以發現者為準。而這些發現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會選擇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這種特殊疾病。
這是一項殊榮,是一項孫立恩從來沒想過的殊榮。他正準備張嘴推脫,卻聽到了周圍醫生們的笑聲和贊同,“確實,孫立恩綜合征,這個名字真不錯!”
袁平安笑的一邊抹眼淚,一邊拍著孫立恩的肩膀道,“但愿這個小姑娘以后別跟你一樣,臉黑到無藥可救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