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說紛紜中,知名人士孫立恩來到了第四中心醫院急診科,準備前來接班。和月初的大雪不同,雖然這次的雪量也很大,但時間畢竟已經快到了一月。地面溫度已經降到了無法迅速融化雪花的程度。雖然這對于交通來說仍然會造成極大壓力,但地面溫度低,也就意味著剛剛落在地面上的雪花會融化成水,然后再被后面落下的雪花重新凍成冰塊——地面上一層積雪加一層冰塊,那簡直就是交通部門和路政的噩夢。
因為地面溫度低,同時也因為一個月前的大雪曾經造成過相當嚴重的后果,寧遠市對于這次的大雪極為重視。全市的公務人員都接到了通知,領上工具去自己單位的包干區域清掃積雪。別說干這種事情的常備主力——部隊。就連衛健委的那幫子工作人員們,都得帶上勞動手套,拿起鐵鍬和巨大的竹掃把去清掃積雪。
寧遠市原本就不算小,畢竟是個人口接近七百萬的大城市。道路交通的情況相當復雜,除了最近這些年新建的大型城市干道,其他老城區的道路網錯綜復雜,除雪的工作量極大。哪怕幾乎動用了全城的所有力量,這場清掃也持續了整整一個晚上。等到第二天早上孫立恩來醫院的時候,街道上基本已經不見了積雪。道路上的車輛開的一個比一個小心,雖然行駛緩慢,但總算沒有什么嚴重的交通事故。第四中心醫院的應急響應機制只開啟了第三級,并沒有按照月初的最高級別進行部署。
孫立恩本來已經做好了在醫院里忙死的準備,沒想到掃雪清理如此給力。這不由得讓他心里一喜。看來今天能夠稍微輕松一點了。
急診門診早上同樣也提供服務。不過比起門診部門,急診門診就顯得輕松許多。急診那邊依然和往常一樣吵吵鬧鬧,病人的痛苦呻吟聲和家屬焦急的詢問甚至哭泣混成一曲名為“人生”的交響曲。門診的大隊長龍仍然長到令人發指的地步。唯獨急診門診部顯得冷冷清清,偶爾有幾個病情不那么嚴重的患者進來看病。而大部分診室都處于“等待患者”的階段。
工作極為罕見的不忙,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是件好事。但對急診醫生們來說,這就是有大事的預兆。所謂“上半夜不忙,下半夜忙死。”放到白天也是同樣的道理——早上要是不怎么忙,那十之**一到下午就得活活忙死。反正對醫院來說,每天接診的患者數量基本恒定。那早上不忙就下午忙,下午不忙就得晚上忙。反正清閑的白天絕對不是醫生們想要的。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讓自己不要那么“清閑”,又或者是為了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沒什么事情的急診門診醫生們開始向著第九診室集合。他們都想問問孫立恩——一夜成名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謝邀,已刪。”孫立恩當然沒有這么說過。他基本不玩知乎,畢竟上面剛剛編好的故事太有迷惑性,萬一不小心信了,以后豈不是要當眾丟臉?他只是對于各位同事的提問很有些不解,“我出名了?我都不知道自己出名了,你們就都知道了?啥情況?我被哪個患者投訴了還是怎么的?”
孫氏迷惑持續了大概二十分鐘的功夫,幾個好心的小護士才拿著手機向孫立恩說明的事情的前因后果。而這一整套神奇的套路,讓孫立恩半天不知道該說點什么才好。羅三觀的帖子他是知道的。但是之前看帖子下面的留言,似乎一眾網友都把這些內容當成了羅哥創作的文學作品——沒有幾個人當真。除了那一波從各個地區涌來的簡歷以外,仿佛大家都當這就是本而已。
平心而論,孫立恩猜到了自己的出名有武田制藥的功勞。但他卻萬萬沒想到,首先引起注意的,竟然是羅哥的帖子。
對于孫立恩這種小規培來說,出名,真的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尤其在孫立恩的診斷并非出自自己的能耐,而是狀態欄提示下才做出的。這種事情,在同一家醫院甚至同一所醫學院校內,都還可以被理解為“天賦異稟”。但是,假的就是假的,開了掛就是開了掛。哪怕從提示到診斷的部分都是孫立恩自己搞出來的,孫立恩也必須承認,如果沒有一開始的提示,他就算想破腦袋,也未必能有正確的診斷方向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