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孫立恩回到酒店,時間已經是晚上七點了。他今天一天就吃了兩個自帶包裝的小面包,如今感覺自己的肚子已經餓到麻木的地步了——不是餓過勁了完全不餓,而是腹內持續保持著饑餓狀態,而且這個狀態還一直沒有消失過。
又累又餓,這就是孫立恩回到酒店駐地的唯一感受。這種疲勞還和剛剛拿到狀態欄的那一周不太一樣。那個時候的疲勞主要是睡眠不足導致的身體疲倦,但這一次的疲勞不光有身體上的,還有精神上的。
柳平川是一只隱藏的很好的老狐貍。這是讓孫立恩尤其欣慰的一點——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省事兒。要是柳平川和現在自己組里的那位ECMO主任江言明醫生一樣是個石頭腦筋,那要溝通起來簡直就比打架還要費勁些。
要是柳院長和江副主任是一個性格,孫立恩覺得自己大概就得直接躺在鶴安醫院里了。
回到酒店之后,孫立恩拖著極其疲憊的雙腿,晃晃悠悠走到了餐廳里準備吃飯。他現在急需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來補充能量。現在這個天氣下,要是能來上一碗寧遠的雞湯撈飯,那他簡直就能幸福的哭出聲來。
雞湯撈飯是個在寧遠有著悠久歷史的小吃。聽名字就能大概猜到這種吃食的主要組成內容——雞湯和米飯。
雞湯需要選擇寧遠本地特產的湖畔雞。一般來說,煮雞湯選的都是油脂比較豐厚的老母雞,這樣燉出來的湯上面會飄著一層厚厚的雞油,濃香四溢。但**湯撈飯,選用的湖畔雞卻都是公雞。而且還得是養了兩年以上的大公雞。這種雞脂肪含量少,但雞肉的味道極其鮮美。用來燉煮的雞湯一般還得加入火腿和豬五花調味提鮮,這才算完整。
而隨著時代進步,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雞湯撈飯的雞湯也越來越講究了起來。上一次孫立恩和胡佳一起去吃的時候,雞湯撈飯里已經進化到了要放花膠、海參丁和手剝的河蝦蝦肉的地步了。
用胡佳的話說,現在的雞湯撈飯基本已經進化到了低配版佛跳墻配飯的地步。而且照著這個趨勢發展下去,說不定就得被人們改稱為“小佛跳墻”之類的極其冒犯福建人的名字。
而米飯這個做法也很有講究。雞湯撈飯的米飯講究的是煮到夾生撈出控干,快速油炸讓外層蓬松。蓬松脆爽的殼里面還帶著一絲硬芯。被滾燙的熱湯一泡,這點硬芯就變成了柔韌香甜的來源。而蓬松的米殼則吸飽湯汁,獨特口感能讓從來沒吃過雞湯撈飯的人也對咀嚼米粒上癮。
從一樓到二樓的電梯只運行了十幾秒鐘,而孫立恩已經被自己腦海里的雞湯撈飯饞到口水橫溢的地步。原本餓到麻木的肚子突然開始發出了一長串可以被解讀為“老子要吃雞湯撈飯!”的吶喊的聲音。
等這次疫情結束,我一定要吃上一個禮拜的雞湯撈飯!孫立恩在自己心里發著狠,然后走進了餐廳里,準備用些大肥肉來快速高效的為自己提供一些熱量。
“孫主任,你來的正好。”李承平教授一眼就看到了帶著餓死鬼投胎氣勢走進餐廳的孫立恩,他連忙朝著孫立恩招了招手,然后一指自己面前的黑色小沙煲說道,“今天有雞湯撈飯,而且還特別正宗!你趕緊去打一份——晚點恐怕就吃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