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點了點頭道:“以后扒爐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有這樣的東西整塊拿給我,千萬別再磨成這樣了!”
“哦!”王四五有些委屈的道:“我感覺這個很漂亮,所以才磨成個球送給你的,我也不知道它有什么用。”
王偉笑著拍了拍王四五的肩膀道:“這個我很喜歡啊,因為這個對我很重要,你不知道,你送我的這個球,幫了我一個大忙了!”
聽到王偉這么說,王四五才高興了起來。
當王偉知道這東西是爐子里面燒出來的后,他一切便都明白了。
自己取的陶土里面,含有大量的鐵。
當然了,王偉也不能百分百確認這就是鐵,但是看顏色,還有摸的手感,王偉感覺十之**沒有錯,所以王偉便將其稱之為鐵了。
可惜的是,對這種人工制作的東西,沒有成型的話系統也無法鑒定,不然就知道確切的答案了。
而窯爐在燒制陶器的時候,將鐵逼了出來。
只不過,因為溫度不夠,所以這些鐵沒有徹底被分離出來,蘊含有許多的雜質。
王偉記得,土法煉鐵的話,溫度是在一千三百度左右。
而從上一批陶器少部分融化的程度來開,窯爐中的溫度,應該在一千度到一千一百度之間。
正是因為這個溫度差,才煉出了這種含鐵量極高的熔漿殘渣。
當然了,這些都是王偉的猜測,具體正確與否他也不敢百分百的肯定。
不過當王偉想到第一批自己親手燒制的陶碗陶罐上面沾著的那些黑色顆粒,他覺得情況應該沒錯。
因為第一次的爐子比較小,風扇也只有一個,溫度較低,融出來的鐵無法滴落,只能沾附在陶器的表面。
想到這,王偉興奮了起來。
從這黑球的大小來看,自己制作陶器的那塊泥地中金屬的含量可不低啊。
百分之十的含鐵量不敢說,但百分之五至少是有的。
雖然這種含量無法稱之為礦,甚至被礦業行內的人嗤之以鼻,覺得不值得投資精力去進行開采。
但要知道,這只是燒制陶器的附帶產物,完全是意外之喜啊。
以后陶器燒的多了,這種東西收集的多了,完全可以開一爐,嘗試著煉一些鐵出來用。
只不過,僅憑這些普通木柴的話,燒鐵溫度肯定是不夠的,看樣子,還得提前燒一些碳出來備用。
當然了,王偉現在說的碳,并非是最開始為了應付松樹給火坑增溫用水澆的木炭,而是準備燒幾爐正兒八經的木炭出來。
想到這,王偉覺得,自己明天的事情還是挺多的啊。
正在思考的時候,王四五又跑了過來,他剛剛聽了王偉的話后,不顧爐火還沒徹底熄滅,便從中又掏了一塊黑鐵塊出來。
這是剛剛燒制漏壺留下來的產物。
夜晚,在火堆旁,王偉繼續教著族人數數識字。
而三角龍,嘴中咀嚼著反芻的木頭,一臉好奇的看著王偉他們。
教完了大家,王偉又單獨給王四五和幾個學得快點的族人開了小灶,多教他們一些漢字和漢語的發音。
等到睡覺的時候,王偉也不忘安排一下三角龍,讓族人在后半夜火堆熄滅的時候再給三角龍生一堆火,以供給它保持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