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鍛造臺上,鋪了一塊比較平整的大青石。
大青石是在山谷里面所能找到最為結實的石頭了。
這個大青石的作用很簡單,就是用來充當砧板用的。
有很多人都曾被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所困擾。
其實王偉現在,也被一個類似的問題困擾到了。
眾所周知,鍛造鐵器的時候,需要用鐵錘不斷的敲打,將鐵中的雜質敲出去,把脆且易碎的生鐵打成書鐵,而千錘百煉這個成語,也正是從這里而來的。
可是,千錘百煉的前提是,你得先有個錘子啊!
你沒有錘子你用什么錘?沒有錘子你用什么煉?
而且除了錘子,還有鐵砧,鉗子這些都是煉鐵的必須品。
而巧的是,這些東西,都是需要鍛造,也就是需要千錘百煉的家伙。
所以,王偉就陷入了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想要煉鐵的話,你需要一個鐵錘,而鐵錘的話又需要用鐵去錘煉,沒有鐵錘的話你錘煉不了鐵錘,只有擁有了鐵錘,你才有錘煉的機會。
如果說,技術條件可以達到的話,這個世界的第一把鐵錘,用澆筑的方法也能做出來。
可偏偏現在的條件達不到那個要求。
所以無奈之下,王偉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大青石代替鐵氈,用木棍代替鐵鉗,用粗壯的樹干代替鐵錘了。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王偉是打算制作幾個石錘來代替鐵錘的,不過經過嘗試,他發現樹干比石錘更加好用并且更加不易損壞。
兩個鐵塊被扔進了火爐中去,經過一段時間的加熱,鐵塊被燒的通紅。
用木棍伸進去,將鐵塊夾了出來,然后放在了青石代替的砧板上。
雖然木棍僅僅在爐中待了一小會,卻已經被高溫給點燃了。
負責夾鐵塊的王偉把木棍往土里一插,將上面的火焰熄滅,還可以繼續使用。
而站在鍛造臺上的松果,看到王偉點頭了,便抱起了旁邊一截半人多高,比大腿還要粗的松樹干。
然后將已經磨平了的底端對著青石上面的兩個燒紅了的鐵塊猛的頓了下去。
樹干如同壓力機一樣砸在了鐵塊上面,濺出來的火星子如同煙花一樣好看。
周圍圍觀的族人紛紛后退了幾步,怕被燙到。
樹干只是接觸一下便被松果拿開了,所以燒紅的鐵塊盡管溫度很高,卻并不能將樹干點燃,最多只能在上面留下一些灼燒的黑點。
等松果將樹干拿開之后,王偉用樹枝將鐵塊翻了個面。
翻好之后,松果又是一樹干砸在上面。
短短的幾次之后,原本分開的兩個鐵塊,便被緊緊的融合在了一塊,再也分離不出來了。
就這樣,王偉翻動一下鐵塊,松果就用樹干在上面砸一下。
從剛開始砸一下火星四濺,到后來樹干砸下去鐵塊完全沒有反應,說明鐵里面的雜質是越來越少了。
底下用來當做鐵氈的青石,已經碎裂了好幾次,而王偉手中充當鐵鉗的木棍,也換了十多根了,終于,族中的第一個鐵器,算是鍛造成型了。
而這個鐵器,不是鐵錘,也不是鐵氈,而是一根兩指粗,兩指長,一頭略粗,一頭略細的鐵釘。
之所以王偉不先鍛造鐵錘反而先做鐵釘,那是有原因的。
因為鐵錘除了是一個四四方方的鐵塊外,最重要的是它的中間還需要留一個孔洞安置錘柄。
鍛造的時候,先把鐵錘的大致形狀給敲出來,然后將鐵塊燒紅,把這個鐵釘從鐵塊的中間敲進去。
鍛造成型之后,再把鐵釘敲出來。
如此一來,鐵錘的中間,就留下了一個鐵釘大小的孔洞來安裝錘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