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花費一萬點震驚點數后,王偉發現,在制作反曲弓一途上,竹子相比于其余的材料,有著天然的優勢。
倒不是說竹子制作的反曲弓,比木頭制作的要好,而是因為,竹子制作的反曲弓,比其余所有材料制作的反曲弓都要簡單。
之所以制作反曲弓,并非是說王偉對反曲弓有著什么特別深的執念,而是因為,了解了弓箭的制作之后,王偉才發現,想要制作一把結實耐用,且有著強大殺傷力的弓箭,真的不是那么簡單的。
弓箭的種類有很多,長弓,硬弓,和弓,片箭,反曲弓,復合弓等等等等。
而這些弓的制作,無一不非常麻煩。
根據天工開物中的記載,想要制作一把好弓,需要歷經三年的時間才可成功。
這樣制作出來的弓箭,才能夠長久的使用。
了解了弓箭的制作之后,王偉才知道,自己最開始慢慢削制的那把桑木弓,是有多么的可笑了。
首先第一點,自己沒能將桑木的韌性開發出來,這樣的話,不僅無法發揮出來桑木的特性,如果全力拉扯的話,它還有可能會斷掉的。
其次這種沒有經過特殊處理的桑木,短時間內用著沒有什么大礙,但是拉扯個幾百次后,就會對木頭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
之所以桑木在制弓材料上,名聲在竹子之上,最主要的就是,桑木經過處理之后,哪怕你就是拉扯幾千次,甚至上萬次它都足以承受。
而且經過處理的桑木,制作出來的弓身,在沒有綁弦的時候,就如同一根稍微有點幅度的普通木頭一樣,沒有明顯的反曲環。
不論是用來大量的運輸還是偽裝都是十分方便的。
只可惜,山上雖然有桑木這種材料,并且王偉也掌握了古代制弓的方法,但他卻并沒有時間去等待三年。
所以,對于王偉來說,制作速度更快,制作方法更加簡單的竹弓,才是他的最佳選擇。
如果說,不經過許多繁瑣的處理和后期加工,僅靠著自身的特性,那竹子在制弓上,要遠遠強于其他的材料。
竹子本身韌性十足,用火烘烤之后,極易塑形,并且相對而言,經久耐用,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制弓好料。
以竹節為中心,挑選合適的竹子鋸出兩米的長度。
正中間的竹節朝外,兩邊各留一米長。
這樣的一根竹子,從中間劈開,平均分成四份。
這四根竹子就足以制作四個反曲竹弓了。
用銼刀將劈開的竹子打磨光滑,然后以竹節為中心進行烘烤彎曲。
眾所周知,竹子烤熱之后,很容易就可以彎曲成你想要的任何形狀。
但是等它冷卻之后,又會固定成彎曲的形狀。
這種特性,正是竹子制作反曲弓的最大理由。
因為中間是受力點,盡管這里的竹子厚度是地球上毛竹的雙倍,但考慮到桐樹他們的蠻力,王偉又給這中部反曲的地方,里外都加了烤彎的竹片進行加厚處理。
經過這第一道彎曲之后,竹子就像是一個‘V’字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竹子彎曲的幅度沒有‘V’字那么大。
等做完這些,王偉又用火烘烤,將這個‘V’字的兩邊給稍微彎曲一下。
而兩側的彎曲,相對于中間來說,幅度又要小很多。
三個地方都彎曲塑形之后,整個竹子,變得有些像是一個‘M’或者數字‘3’的樣子了。
到了這個時候,再將弓弦系上,整個弓箭,就算是做成功了。
竹制反曲弓的制作方法非常簡單,一個上午的時間,王偉就做出了兩把弓。
而跟著王偉一塊學習弓箭制作的松根,也明白了竹弓的制作方法了。
因為這種竹子太厚,所以弓弦系上之后,王偉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才將弓箭拉開了那么一丟丟的距離。
盡管如此,試射之后,箭桿也‘嗖’的一聲飛出了近百米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