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弓箭就不一樣了,雖然相對于石斧來說,弓箭的傷害要低上許多,但是這也要看你射在哪里。
如果你射中了腦袋或者心臟,那一擊必殺的效果甚至比石斧還要強。
但是這種箭術,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王偉的要求很簡單,只要族人能夠練到在三四十米的范圍內,十箭能夠有一箭射中獵物的大腿就行了。
對于野獸來說,和人類共同待在十米的范圍內,是個十分危險的距離。
而十到二十米,則是一個需要稍微警惕的距離了。
只要不是被偷襲,這個距離基本上就能滿足危險到來時的反應時間了。
一旦和人類之間的距離超過三十米,那基本上就不需要去警惕了,這個距離,慢吞吞的人類跑過來需要好半天的時間,哪怕就是只兔子,也能在悠閑的吃了幾口草后,再將人類甩得老遠。
所以,只要族人們能夠在三四十米的距離內,十箭齊發的話,能夠射中一兩箭獵物的腿,那再追起獵物來就會簡單許多了。
現在每天從村子兩側經過的野獸多的數不勝數,絕大部分的野獸,都是族人能夠戰勝的了的。
畢竟,在任何地方,食物鏈頂端的生物,數量都是比較稀少的,因為處于頂端的野獸數量如果多了,就會將其余的生物吃完,沒有了食物,它們也就活不下去了。
這是被獵食者,最后也是最無奈的一種反抗手段了。
當然,這種定論不適合人類。
這些野獸雖然能夠打得過,但是他們會跑啊,所以只要用弓箭傷了它們的腿,讓它們跑不掉或者跑不遠,那它們還不是盤中餐口中肉。
桐樹他們自然是知道王偉的意思,所以,盡管他們一個個的練箭練得胳膊都沒有了知覺,他們也在咬牙堅持。
村子里面的食物不多了,這一點,王偉知道,桐樹知道,就連桑天他們也能看得出來。
桑天他們之所以能夠在村子里面乖乖的干活,老老實實的聽話,讓他往東他不敢往西,讓他追狗他不敢攆雞,最主要的原因,不就是小部落能夠給他們提供充足的食物么。
雖然夜晚王偉教的課程如果他們沒有學好,就會被減少食物。
但是,王偉教的東西并不難,只要他們認真學,根本不用擔心填不飽肚子的。
可是現在,村子里面的食物不足,廚娘她們臉上的憂愁讓桑天他們看出來了,村子里面的氣氛,也越發的奇怪了。
無論如何,桑天他們也明白,他們是個外人,如果食物不足的話,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冒著生命危險,出去狩獵,獵殺那些看了人類不躲不閃,有著強大殺傷力的野獸。
至于第二種,就是吃人了。
在桑竹二部落,沒有食物的時候吃人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們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對,被吃掉的族人,都是老弱,他們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和自己共同生活下去罷了。
不同的環境造就不同的族群,沒有食物的時候,哪怕你再怎么正人君子,再怎么滿口的仁義道德,被肚子逼急了都有可能將屠刀伸向自己的族人。
如果小部落也選擇吃人的話,那最先下手的,肯定是自己這些傷員。
想通了這一點,桑天他們便在干活的時候,暗中觀察周圍的環境,尋找著可供使用的木棒當做必要時的武器。
第三天的時候,王偉騎著三角龍和桐樹出去逛了一圈。
回來的時候,帶回來了一只凍死后,內臟都被野獸掏空吃掉的不知名野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