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想要發展,知識的積累是絕對少不了的。
就像是魚一樣,今天王偉將它們記下來,給它們取名字,分類。
等到明天,哪些魚能夠吃,哪些不能吃,哪些好吃哪些不好吃,在族人們品嘗之后,就可以再次記錄下去。
再等到后天,這些魚開發出來新的用途,例如哪些魚的魚子能夠做醬,哪些魚的魚皮能夠制衣,哪些魚的器官有藥效,哪些魚的魚鰾熬成糊狀能夠做燈油或者膠水之類的。
等到人們總結出來之后,就能夠將這些再次記錄下來。
記錄的差不多了后,再編寫成書,這樣后人需要用到什么知識的時候,就有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了解方式了。
除了包括魚在內的動物外,還有這段時間,余族送過來的各種植物,不管是有用的還是沒用的,都被一樣樣的記錄了下來。
甚至有些比較重要,但是卻難以形容的植物,王偉還繪有簡易的圖畫用以區分其樣子。
一樣樣的魚蝦蟲蛇被記錄了下來,甚至就連一些很小的水生生物也被王偉鑒定了出來。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人類在這個危機重重的世界想要更好的生存下去,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需要對這個世界有著充分的了解。
就像是那讓山里面的人談之變色的食人樹,在王偉的眼中,卻是能夠保護村落安全,是族人在沒有高大的城墻和強大武力的時候,用來驅散野獸的武器。
余族人害怕食人樹,是因為他們不了解食人樹。
而王偉他們,研究過食人樹,所以了解,知道該怎么利用它,并且曉得該如何避免被它傷害。
世間萬物相生相克,只要掌握到了它們的規律,人類就能夠更好的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
隨著記錄的草紙堆了厚厚的一疊,捕撈到的新品種的魚是越來越少了。
在岸邊,撈上來的魚已經堆積如山了。
大部分的族人,都聚集在這里,臉上洋溢著笑容,清洗處理這些大魚。
河雖然是小河,但是河里面的魚可不小。
畢竟,麻繩編織的漁網有著很大的網洞,小魚也很難被撈上來。
撈上來的這些魚,基本上都是十斤起步的。
甚至有一條長得像是鯊魚,但是口中布滿了四排尖牙的大魚,足足有一人多長,重三百多斤。
這種被王偉命名為四牙鯊的大魚,應該是河里面的霸主了。
撈上來的時候,哪怕魚鰭被漁網掛的鮮血淋漓,它依然不停的翻動著。
它的大口一張一合之間,漁網的麻繩就被咬爛許多處。
一名好事的族人見狀,直接將一塊石頭扔到它的口中去,結果四牙鯊的嘴巴嘎嘣嘎嘣幾下,就將石塊咬得稀碎。
當然了,它自己的嘴巴里面,也被咬得是鮮血淋漓。
王偉估計,如果人下到水里面,不小心惹怒了四牙鯊的話,恐怕下場比惹怒一條三百斤的鱷魚還要凄慘。
在沒有冰窖的情況下,肉類的處理方式只有那么幾種,無非就是鹽漬,熏制,風干了。
所以在撈了一上午后,王偉叫停了撒網的族人繼續撈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