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這些功能之后,王偉趕快去到青稞田,找了一株青稞試驗了起來。
將進化術的施展目標對準了一株長勢喜人,看上去非常強壯的青稞,王偉頓時在系統后臺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界面。
這個界面,左邊是這株青稞的投影,包括它的根須,還有葉片上被蟲子要開的缺口都絲毫不差的浮現在系統空間。
而且,隨著現實世界的微風吹拂,在系統空間的這株青稞,也在微微晃動著。
王偉嘗試了一下,可以在系統空間轉動這株青稞,從多方面的觀察它,但卻無法改變它的形狀。
而在這個投影的下面,則是對青稞的介紹。
而在右邊,則是一個圓圈。
說是圓圈,其實是一個模樣近乎于圓圈的多邊形。
這個多邊形,每個角上面,都有幾個小字。
擴大之后,王偉才看清楚,這些字,分別是生長速度126,耐寒性452,耐熱性225,抗旱性315,抗澇109,種子產量119,吸肥速度107......
這些屬性,足足有四十多條,后面的抗病蟲災害,抗倒伏,植株高度,葉片產量,種子發芽率等等等等方面實在是太多了。
以前王偉玩游戲的時候,游戲角色屬性有很多六芒星。
里面代表了自己所玩角色的體力,力量,智力等數據。
而這一株普通的植物,屬性居然多達四十多種,這屬性圖,應該稱之為四十芒星嗎?
仔細看了簡介,王偉才明白過來,這四十芒星里面的每一條,都代表著這株青稞的功能。
而后面的數字,則代表著它的數據了。
了解到了滿分一千分后,王偉發現,自己從山里面移過來的這株青稞,貌似沒有一樣及格的。
就連分數最高的耐寒性,也不過是四百多分。
而許多分數少的項目,甚至只有幾十分。
將圖形擴大,看著處于圓圈中心,那個加重了顏色的四十芒星還沒有占據整個四十芒星兩成地方的圖形,王偉突然有一種,該不該將這玩意列為重點培育對象的猶豫。
猶豫過后,王偉又將目標對準了其余的青稞,發現數據都是大同小異,可能有些出入,但是出入還從沒有超過一百的。
隨后,王偉又用系統的這項功能看了一下其余種類植物的數據。
他發現,每一項植物的數據都大不相同,而且數據種類也有多有少。
例如兔兔草的數據,只有二十七種,辣椒的數據有三十九種。
查看了十余種植物,王偉發現,能夠及格的數據,只有兩種,一種是兔兔草的成熟時間,達到了六百三十二,還有一種,則是一種叫做不死草的植物,生存能力足足達到了七百零一。
看完這,王偉總算明白了青稞的各項數據為什么這么可憐了。
就像是兔兔草,只要氣溫合適,水土肥沃,它們能夠輕而易舉的達到一年六熟。
一年六熟啊!這可不是豆芽,這是從種子耕種下去,到發芽,再到長成一人多高才算成熟的植株。
這么快速的生長能力,在成熟時間上面,只有六百三十多分,那一千分的話該有多恐怖,一年十熟,并且都長這么大嗎?
而不死草更不用說了,從名字就能看得出來,它幾乎是不死的。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這種草,你吃了它的葉子,它根還能繼續生長,就跟韭菜一樣。
如果只是這樣,也不會被稱之為不死草了,關鍵是,如果你挖了它的根,那它的葉子碰到合適的土壤,就會生根發芽。
你把它葉子砍掉,根挖出來曬干,一旦有水,它依然會發芽,然后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