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天天的過去,石族留在大山深處的人也漸漸的回來了。
回來之后,他們或多或少,都會帶回來一兩名前來小部落查看的山里人。
對于這些人,不管他們是哪個部落的,王偉都會讓他們吃飽喝足,然后詢問,他愿不愿意帶著部落加入自己。
如果沒有能力做主的,王偉就會給他配足回去路上吃的食物。
如果有能力做主的,但是他們部落現在太過貧寒,連遷徙路上的食物都湊不夠的,王偉就會派遣一部分新軍戰士,帶上食物,去山里面接他們。
這些世世代代祖祖輩輩都在山里面生活的部落。
從三年前這個世界開始降溫起,每到冬天的時候,他們的日子就不會好過。
而去年和今年,無疑是溫度降得最嚴重的兩年。
去年的時候,山里面的人,至少餓死有三分之一,這些山里面的人,早就想找一條出路了。
只可惜,低下的生產力,落后的科技,以及靠天吃飯的特性,如果沒有王偉的話,他們就算是從山里面出來了,結果無非就是從山里面挨餓,變成了在山外面挨餓了。
而現在,見識了小部落的實力之后,絕大部分的部落,都愿意加入小部落。
畢竟,在這個時代,一族之長的日子雖然能夠過得舒服一點,但食物不足的時候,照樣也得餓肚子。
如果只顧自己,不顧族人的話,最后的下場,就會像松樹一樣,被趕出部落。
這些愿意加入王偉的部落,回到山里面后,又會帶著王偉的意志,將山外面有個村落招人的消息朝著他們村落的四周擴散。
在夏天的時候,管飯的消息并不怎么吸引人,但是到了食物匱乏的冬天,那就顯得彌足珍貴了。
只不過,因為山路不好走,外加上距離太遠。
山里面的很多部落,雖然聽了小部落的名字,但是路途太過遙遠,遷徙一個來回就是二十多天甚至一個月,所以到最后,這個冬天到底能夠有多少部落過來,王偉心里面也是一點譜都沒有。
村子里面,因為桐樹懲治偷懶者的新規,導致村子里面的氣氛,稍微變得沉悶了一些。
不過說實話,效果卻是立竿見影的。
族人干活的速度,比以前有了一個質的飛越,挖塘,建房,燒窯,伐木,造紙甚至是墾荒速度,都提升了許多。
王偉所擔心的,新軍戰士拉幫結派或者挾私報復的時期,暫時并沒有發生,或者說,已經發生了但并沒有被發現。
這種結果,讓王偉嘖嘖稱奇。
不同的時代和社會,造就不同的文明。
看來,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只是借鑒參照就行了,如果非得照搬的話,很多東西,應該是行不通的。
村子里面,自動掄大錘機的成品,總算是被做了出來。
鐵木制作的自動掄大錘機,帶不動一艘載人之后幾百斤重的木船,但帶動一個二三十斤的鐵錘卻是綽綽有余。
風車下水之后,帶動齒輪轉動起來,校準好角度,鐵錘就會一下一下的敲在砧板上面。
它的速度分為兩個檔次,換上大齒輪的話,速度就稍微慢一些,換上小齒輪的話,速度就會快上許多,差不多能夠達到一秒一次。
其實這個速度,在不更換材質的情況下,還是能夠再快一些的。
不過對于鍛造來說,已經足夠了。
以前鍛造稍微大件點的鐵器時,最低需要兩個人的配合。
一人掄大錘,一人夾著鐵器用來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