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吃豬肉,只能配上大量的醬料才能勉強入口。
所以,一直以來,豬肉都是賤肉,難登大雅之堂。
后來,聰明的人類找到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那就是對小豬進行閹割。
閹割后的豬,脾氣不再暴躁好斗,每天除了吃就是睡,不僅非常便于管理,長肉也十分快,而且最主要的是,閹割后的豬,肉質鮮嫩,再也沒有讓人難以忍受的豬騷味了。
如此一來,豬肉的地位便逐漸上升。
而養殖戶們,也會從豬仔里面挑選性格溫和體味小的來繁殖后代,再經過一代代的篩選,才有了后來地球上的那些非常受歡迎的肉豬了。
畢竟,不論是豬還是牛,暴躁的根本原因,無非就是為了在同類里面脫穎而出,爭奪交配權。
可是當你連交配的能力都沒有后,那還有什么動力去耗費體力的進行爭斗呢。
當然了,適用于肉豬的方法,王偉并不知道適不適合在野牛身上。
畢竟,他也曾聽說過,公牛閹割后,雖然會變得很聽話,但力氣卻會變小,而且長膘的速度會變快,不適合用來耕種。
不過卻不知道,這一邏輯,適不適合這些野牛。
如果靠著從這些野牛里面尋找性格溫順的,一代代的培育。
幾十代后,肯定能夠培育出來適合養殖耕地,并且對人類有著天然親近的牛。
但是這樣耗費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
村子里面現在缺人,缺勞動力,王偉想要的是,立刻將這些野牛投入使用中去。
至于會不會在閹割后造成無法干重活的后果,王偉暫時不予考慮。
反正這也野牛都是抓的,除了留種的外,剩下的都割了,如果沒效果的話,以后再抓就是。
如果有效果的話,那自然是不用說了,是自己喜聞樂見的了。
所以,決定之后,桐樹帶回來的這批野牛,其中兩頭性格相對溫順,對族人接受程度最高的公牛被留了下來,用來配種培育后代。
剩下的,都在麻翻之后,對其進行了閹割。
牛的閹割手法有很多種,但其中最出名的兩種,則是不見血的夾錘法和見血的繞精法。
夾錘法就是用木棍夾住牛卵,然后用錘子將內部的構造全部錘得稀爛,然后抹上藥水,每天牽牛出去散散步,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就能消腫恢復正常了。
只不過,這種方法聽著就令王偉有種疼痛的感覺。
所以他選擇了第二種效率比較高,恢復期也比較短,但是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方法。
那就是在牛卵上開個口子,將輸卵管給割斷然后系起來。
這種方法手法如果好的話,恢復起來連一個星期的時間都要不了。
只不過,能夠用這種方法的人,必須對牛的生理構造了解的十分清楚。
而通過鑒定,王偉就如同用X光看過野牛一樣,對于它的身體自然是一目了然。
一切準備就緒后,王偉親自操刀,對這些脾氣比較暴躁的公牛進行了手術。
一名曾執行過給村中強迫女人生孩子的犯人進行閹割的新軍戰士來給他打下手當學徒。
經過兩人半天的努力,桐樹抓回來的,這些脾氣不怎么好的野牛,就此斷絕了生育的能力,一個個的都變成了牛公公。